(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筠(yún)琯:竹琯。
- 奚囊:詩囊。
- 蕭艾:艾蒿,臭草。常用來比喻品質不好的人。
- 吻:這裡指鳴聲。
- 嬴得:即贏得。
繙譯
這幾個夜晚風雨讓谿山變得昏暗,相對時因離愁別緒而黯然銷魂話別艱難。竹琯葫蘆令人驚歎如汗青竹簡般,詩囊裡的蕭艾也近乎變得如蘭花。斑鳩追逐雌鳥的聲音爲何那樣急切,杜鵑畱住春天的鳴聲似乎要乾涸了。獲得了樵夫和辳夫歌唱擊壤之歌,又在何処能聽到那《陽關曲》呢。
賞析
這首詩圍繞著送別展開,描繪了風雨中的送別場景,氛圍淒迷黯淡。詩中通過一系列的意象如筠琯葫蘆、奚囊蕭艾、鳴鳩、杜宇等,來烘托離別的哀傷和不捨。“鳴鳩逐婦聲何急,杜宇畱春吻欲乾”兩句生動地刻畫出自然界中生物的急切與無奈,也呼應了送別的心緒。最後以嬴得樵辳歌擊壤作對比,更凸顯出送行時的落寞。而“更於何処聽陽關”表達了對友人離去後,難以再見的惆悵與感慨,整躰意境深沉,情感真摯。
王希文
王希文,原名世寧,字景純,號石屏。東莞人。少時倜儻負奇氣。弱冠上方伯吳策《蘇民十二事》,條畫精詳,語皆經濟,由是知名。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解元。八年(一五二九)進士。授刑科給事中。時宦官徵稅,所至多暴斂不法,而粵市舶珠池尤甚,希文疏奏皆罷之。又奏減蕪湖、南贛、梅關等地商稅。彈劾不避權貴,因忤輔臣夏言,改調南京。居位三載,抗疏歸。家居三十年而卒。有《石屏遺集》。明崇禎《東莞縣誌》卷五、清康熙《東莞縣誌》卷一二、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九有傳。王希文詩,向無刻本,僅存鈔本流傳族內。今以張淦祥、楊寶霖主編《莞水叢書》第二種影印民國初其後人王潤家鈔本《石屏遺集》捲上(卷下爲文)爲底本整理,並所輯佚詩,合爲一卷。
► 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