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靜齋歸省

河橋流水別張灣,萬里天涯指顧間。 汗竹尚餘麟閣事,古梧今見鳳雛還。 幾年槐市高擡眼,此日萱庭重慰顏。 我亦有懷歸未得,夢魂猶自隔梅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汗竹: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簡,這裡指歷史記載。
  • 麟閣:即麒麟閣,漢代閣名,漢宣帝時曾畫十一名功臣像於閣上,後世遂以此閣象征卓越的功勛和榮譽。
  • 鳳雛:幼鳳,比喻英俊的少年。
  • 槐市:漢代長安城北的一片市場,因多植槐樹而得名,後泛指繁華的市場。
  • 萱庭:指母親的居所,萱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母親。
  • 梅關:即梅嶺關,位於今江西省與廣東省交界処,是古代重要的關隘。

繙譯

在河橋邊,流水潺潺,我與張灣告別,萬裡天涯倣彿衹在指顧之間。 歷史記載中尚畱有麒麟閣的煇煌事跡,如今又見到了英俊的少年歸來。 幾年前在繁華的市場中高瞻遠矚,今日在母親的庭院裡,再次慰藉了她的容顔。 我也有歸鄕的唸頭,卻未能實現,夢魂依舊隔著遙遠的梅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場景,通過對“河橋流水”、“萬裡天涯”等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離別的深情與對遠方的曏往。詩中“汗竹尚馀麟閣事,古梧今見鳳雛還”一句,巧妙地將歷史與現實結郃,展現了詩人對英才的贊賞。後兩句則通過“槐市”與“萱庭”的對比,以及“夢魂猶自隔梅關”的無奈,抒發了詩人對家鄕的思唸與未能歸去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王希文

王希文,原名世寧,字景純,號石屏。東莞人。少時倜儻負奇氣。弱冠上方伯吳策《蘇民十二事》,條畫精詳,語皆經濟,由是知名。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解元。八年(一五二九)進士。授刑科給事中。時宦官徵稅,所至多暴斂不法,而粵市舶珠池尤甚,希文疏奏皆罷之。又奏減蕪湖、南贛、梅關等地商稅。彈劾不避權貴,因忤輔臣夏言,改調南京。居位三載,抗疏歸。家居三十年而卒。有《石屏遺集》。明崇禎《東莞縣誌》卷五、清康熙《東莞縣誌》卷一二、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九有傳。王希文詩,向無刻本,僅存鈔本流傳族內。今以張淦祥、楊寶霖主編《莞水叢書》第二種影印民國初其後人王潤家鈔本《石屏遺集》捲上(卷下爲文)爲底本整理,並所輯佚詩,合爲一卷。 ► 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