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書

· 王恭
片善不敵金,萬言一杯水。誰爲枯魚嘆,邈矣南華子。 今人結交希結心,古人貴義輕黃金。麥舟與人不復見,捐廩輕囷何處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片善:微小的善行或好處。
  • :這裏指金錢或財富。
  • 萬言:大量的言語或建議。
  • 一杯水:比喻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 枯魚:比喻處於困境中的人。
  • 邈矣:遙遠,難以觸及。
  • 南華子:指莊子,因其著作《南華經》而得名。
  • 結交:建立友誼或關係。
  • :希望,期望。
  • 貴義:重視道義或原則。
  • 麥舟:指古代的義舉,如范仲淹捐麥助人。
  • 捐廩:捐出糧倉中的糧食。
  • 輕囷:輕易地打開糧倉。

翻譯

微小的善行無法與金錢抗衡,大量的言語也不過如同一杯水般微不足道。誰會爲那些處於困境中的人嘆息呢?莊子的智慧已經遙遠得難以觸及。

現代人結交朋友往往希望是真心相交,而古人則更重視道義,輕視黃金的價值。像范仲淹那樣捐麥助人的義舉,以及輕易打開糧倉救濟他人的行爲,如今又在哪裏能找到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片善」與「金」、「萬言」與「一杯水」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社會中金錢至上、道義淡薄的失望。詩中提及的「枯魚」和「南華子」分別象徵了困境中的人和遙遠的智慧,增強了詩歌的哲理性和批判性。後兩句則通過對古人重義輕財的讚美,以及對現代社會義舉難尋的感慨,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對比和批判,體現了作者對高尚道德和真摯友情的嚮往。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