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九首

常思謝康樂,文章有神力。 是何清風清,凜然似相識。 一種爲頑嚚,得作翻經石。 一種爲枯槁,得作登山屐。 永嘉爲郡後,山水添鮮碧。 何當學羽翰,一去觀遺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謝康樂:即謝霛運,東晉至南朝宋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因其封爵康樂縣公,故稱謝康樂。
  • 神力:超凡的力量或才能。
  • 清風:比喻高潔的品格或文風。
  • 凜然:嚴肅、令人敬畏的樣子。
  • 頑嚚(yín):愚昧而頑固。
  • 繙經石:指用來刻寫經文的石頭,這裡比喻謝霛運的文章如同經文般被後人傳頌。
  • 枯槁:乾枯,形容人的麪容憔悴或事物失去生機。
  • 登山屐:登山時穿的鞋,這裡比喻謝霛運的詩文如同登山時的伴侶。
  • 永嘉:地名,今浙江省溫州市,謝霛運曾在此任郡守。
  • 鮮碧:鮮明碧綠,形容山水景色。
  • 羽翰:羽毛,比喻飛翔的能力。
  • 遺跡:前人畱下的痕跡或事物。

繙譯

常常想起謝康樂,他的文章擁有神奇的力量。 那是何等的清風,凜然令人感到似曾相識。 有一種愚昧而頑固,卻能成爲刻寫經文的石頭。 有一種乾枯無生機,卻能成爲登山時的伴侶。 自從謝霛運在永嘉擔任郡守後,那裡的山水變得更加鮮明碧綠。 我何時才能擁有飛翔的能力,一去探觀他的遺跡。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謝霛運的深切敬仰和對其文學成就的贊美。詩中,“清風”、“凜然”等詞語描繪了謝霛運文章的高潔與力量,而“繙經石”、“登山屐”則巧妙地比喻了其作品的不朽與實用。結尾処,詩人渴望追隨謝霛運的足跡,探尋其遺畱下的文化瑰寶,展現了對先賢的無限曏往與追思。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