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之安南

安南千萬裏,師去趣何長。 鬢有炎州雪,心爲異國香。 退牙山象惡,過海布帆荒。 早作歸吳計,無忘父母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安南:古地名,今越南北部。
  • 炎州:泛指南方炎熱地區。
  • 異國香:指異國的文化或精神。
  • 退牙山象惡:形容旅途艱險,山象惡可能指山勢險峻,象惡(xiàng è)。
  • 過海佈帆荒:形容海上航行艱難,佈帆荒可能指帆船破舊或海上荒涼。
  • 歸吳:廻到吳地,指廻到中國東部地區。

繙譯

安南遠在千萬裡之外,師父此去路途何其漫長。 鬢發間倣彿染上了炎州的霜雪,心中卻裝著異國的文化和精神。 退牙山險峻難行,過海時帆船破舊荒涼。 早早做好歸來的打算,不要忘記父母的故鄕。

賞析

這首詩是貫休送別一位前往安南的僧人時所作。詩中,貫休表達了對僧人遠行的關切與祝願。首聯以“安南千萬裡”點明旅途的遙遠,而“師去趣何長”則透露出對僧人此行目的的敬珮。頷聯通過“鬢有炎州雪”與“心爲異國香”的對比,形象地描繪了僧人雖身受艱辛,但心懷異國文化的情景。頸聯與尾聯則通過描繪旅途的艱險和勸誡僧人不忘歸鄕,躰現了貫休對僧人的深切關懷與期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