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試二首

· 黃滔
六曹三省列簪裾,丹詔宣來試士初。 不是玉皇疑羽客,要教金榜帶天書。 詞臣假寐題黃絹,宮女敲銅奏子虛。 御目四篇酬九百,敢從燈下略躊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六曹三省:指中央的六個部門和三個最高行政機構。
  • 簪裾:古代官員的服飾,這裏指官員。
  • 丹詔:紅色的詔書,指皇帝的命令。
  • 玉皇:道教中的天帝。
  • 羽客:指道士。
  • 金榜:科舉考試中公佈成績的榜單。
  • 天書:指皇帝的詔書或重要的文件。
  • 詞臣:指文學侍從之臣。
  • 假寐:假裝睡覺。
  • 黃絹:黃色的細絹,常用來書寫重要文件。
  • 子虛:虛構的,不真實的事物。
  • 御目:皇帝的目光或審查。
  • 九百:可能指九百文,古代的一種貨幣單位。
  • 躊躇:猶豫不決。

翻譯

在中央的六個部門和三個最高行政機構中,官員們穿着華麗的服飾,皇帝的紅色詔書宣佈開始選拔士人。這並不是天帝對道士的懷疑,而是要讓金榜上帶有皇帝的詔書。文學侍從假裝睡覺,在黃色的細絹上題字,宮女敲打着銅器,奏出虛構的樂章。皇帝審查了四篇文章,我得到了九百文的報酬,不敢在燈下猶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科舉考試的場景,通過「六曹三省」、「丹詔」、「金榜」等詞語,展現了科舉考試的莊嚴和重要性。詩中「詞臣假寐題黃絹,宮女敲銅奏子虛」一句,以對比手法,既表現了官員們的忙碌與宮廷的寧靜,又暗示了科舉考試的虛幻與現實。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皇帝賞識的感激,以及對自己才華的自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唐代士人對科舉的重視和對皇帝的忠誠。

黃滔

黃滔

唐莆田人,字文江。昭宗乾寧進士。光化中除四門博士,尋遷監察御史裏行,充威武軍節度推官。工詩文。有集,又編有《泉山秀句集》。 ► 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