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新羅僧歸本國

忘身求至教,求得卻東歸。 離岸乘空去,終年無所依。 月衝陰火出,帆拶大鵬飛。 想得還鄉後,多應著紫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忘身:不顧自身。
  • 至教:至高的教誨或教義。
  • 陰火:指月光在水面上的反光,形容其微弱如火。
  • 帆拶(zā):帆船急速行駛的樣子。
  • 紫衣:古代高僧所穿的紫色袈裟,象徵地位尊貴。

翻譯

不顧自身追求至高的教義,求得之後卻選擇東歸故國。 離開這片海岸,乘着空中的風,終年無所依靠。 月亮衝破陰火的微光而出,帆船急速行駛,如同大鵬展翅飛翔。 想象你回到故鄉後,多半會穿上象徵尊貴的紫色袈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新羅僧人追求至高教義後選擇歸國的情景。詩中,「忘身求至教」體現了僧人對信仰的執着與犧牲精神,「離岸乘空去」則形象地描繪了他離別的決絕與超脫。後兩句通過對月色與帆船的生動描繪,傳達了僧人旅途的艱辛與壯闊。結尾的「多應著紫衣」則預示了僧人歸國後可能獲得的尊崇地位,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的美好祝願。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