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紫閣隱者

積翠藏一叟,常思未得遊。 不知在巖下,爲覆在峯頭。 苔上枯藤笐,泉淋破石樓。 伊餘更何事,不學此翁休。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積翠:指山中濃密的綠色植被。
  • 一叟:一位老人。
  • :青苔。
  • 枯藤笐:枯萎的藤蔓編織的籃子或架子。
  • 泉淋:泉水滴落。
  • 破石樓:破舊的石頭建築,可能指山中的小屋或亭子。
  • 伊餘:我。
  • 此翁:這位老人。

翻譯

山中濃密的綠色植被中隱藏着一位老人,我常想着未能去遊訪。 不知道他是在岩石下,還是在山峯的頂端。 青苔覆蓋着枯萎的藤蔓編織的架子,泉水滴落在破舊的石頭建築上。 我還有何事,爲何不學這位老人那樣隱居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隱居山中的老人,通過詩人對隱者生活環境的想象,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己未能追隨的遺憾。詩中「積翠藏一叟」一句,即展現了隱者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又暗示了隱者超脫塵世的境界。後兩句通過對隱者居所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隱逸生活的意境。最後兩句則是詩人自我反思,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渴望和對自己現狀的不滿。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嚮往。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