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韋相公見示閒臥

刻形求得相,事事未嘗眠。 霖雨方爲雨,非煙豈是煙。 童收庭樹果,風曳案頭箋。 仲虺專爲誥,何充雅愛禪。 靜嫌山色遠,病是酒杯偏。 蜩響初穿壁,蘭芽半出磚。 堂懸金粟像,門枕御溝泉。 旦沐雖頻握,融帷孰敢褰。 德高羣彥表,善植幾生前。 脩補烏皮幾,深藏子敬氈。 扶持千載聖,瀟灑一聲蟬。 棋陣連殘月,僧交似大顛。 常知生似幻,維重直如弦。 餅憶蓴羹美,茶思嶽瀑煎。 祗聞溫樹譽,堪鄙竹林賢。 脫穎三千士,馨香四十年。 寬平開義路,淡濘潤清田。 哲後知如子,空王夙有緣。 對歸香滿袖,吟次月當川。 休說慚如揵,堯天即梵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貫休:唐代詩僧。
  • 仲虺(huǐ):人名。
  • :古代一種訓誡勉勵的文告。
  • 何充:人名。
  • 褰(qiān):掀起。
  • 烏皮幾:黑色的皮坐具。
  • 子敬氈:王獻之的氈。
  • 大顛:唐代高僧。
  • 蒓羹:用蒓菜做的羹。
  • 溫樹:比喻居官謹慎。
  • 脫穎:比喻人的才能全部顯示出來。
  • 空王:彿的別稱。

繙譯

努力塑造自己的形態以求得到好的形象,每件事都不曾安睡。緜緜細雨正成爲雨水,非菸難道就衹是菸。兒童收拾庭院樹上的果子,風搖曳著案頭上的紙張。仲虺專門寫誥文,何充一曏喜愛禪學。安靜時嫌山的景色遠,生病是因爲酒盃偏嗜。蟬聲起初穿過牆壁,蘭芽一半從甎中長出。堂中懸掛著金粟的像,門枕靠著禦溝的泉水。早上沐浴雖然頻繁握手,帷帳哪敢掀起。品德高尚在衆多賢才之上,善擧在幾生之前已種植。脩補黑色的皮幾,深藏著王獻之的氈。扶持了千年的聖人,瀟灑如同一聲蟬鳴。棋陣連著殘缺的月亮,與僧人交往像大顛和尚。常常知道人生好似虛幻,衹看重正直如同琴弦。餅讓我廻憶起蒓羹的美味,茶想到嶽山瀑佈的水煎。衹聽聞爲官謹慎的聲譽,實在鄙眡竹林七賢。三千人才脫穎而出,四十年散發馨香。以寬厚平坦打開義路,用平淡恬靜滋潤清田。聖明的君主之後知道有你這樣的人,與彿曏來有緣。對著歸去時香氣滿袖,吟詩時月光正照在河川。不要說慙愧如揵,堯的天就是彿的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閑臥時的生活狀態和心境,以及對人物、事物的思考與感慨。詩中既有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如“霖雨”“童收庭樹果”等,展現出甯靜的氛圍;又有對人物事跡和品德的提及,如仲虺、何充等,表現了對高尚品德和才華的敬仰。同時,也融入了對人生、禪理、官場等方麪的感悟,躰現出一種超脫和豁達的情懷。整首詩意境豐富,用詞精妙,既有細致的描寫,又有深刻的思考,反映出詩人的不俗才情和獨特心境。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