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九經赴舉
回也曾言志,明君則事之。
中興今若此,須去更何疑。
志列秋霜好,忠言劇諫奇。
陸機遊洛日,文舉薦衡時。
虎跡商山雪,雲痕岳廟碑。
夫君將潦倒,一說向深知。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回也:指孔子的弟子顏回,這裏借指高九經。
- 曾言志:曾經表達過自己的志向。
- 明君:賢明的君主。
- 則事之:就會任用他。
- 中興:國家由衰轉盛。
- 今若此:現在的情況是這樣。
- 須去:必須離開。
- 更何疑:還有什麼可疑慮的。
- 志列秋霜好:志向堅定如秋霜,美好而清白。
- 忠言劇諫奇:忠誠的勸諫非常奇特。
- 陸機遊洛日:陸機在洛陽遊學的時候。陸機,東吳名將陸遜之孫,文學家。
- 文舉薦衡時:文舉推薦衡的時候。文舉,指東漢末年的文學家孔融,字文舉。薦衡,推薦人才。
- 虎跡商山雪:商山雪地上的虎跡,比喻艱難的旅途。
- 雲痕岳廟碑:岳廟碑上的雲痕,比喻歷史的痕跡。
- 夫君:對高九經的尊稱。
- 將潦倒:將要失意。
- 一說向深知:一說到深知的人。
翻譯
高九經曾表達過他的志向,如果遇到賢明的君主,他就會被任用。現在國家正處於復興之際,他必須離開,這還有什麼可疑慮的呢?他的志向堅定如秋霜,美好而清白,他的忠誠勸諫非常奇特。就像陸機在洛陽遊學時,孔融推薦人才的時候一樣。他將要踏上商山雪地上的虎跡,追尋岳廟碑上的雲痕。對於這位將要失意的朋友,我只能向深知他的人說一說。
賞析
這首詩是貫休爲送別高九經赴舉而作,表達了對高九經志向和才能的讚賞,以及對他未來道路的祝願和憂慮。詩中運用了歷史典故和自然景象,如陸機遊洛、文舉薦衡、商山雪、岳廟碑等,來比喻高九經的才華和即將面臨的挑戰。貫休對高九經的忠誠和志向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也透露出對他未來命運的關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詩人的文學功底,也體現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