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吳宮

夫差昏暗霸圖傾,千古淒涼地不靈。 妖豔恩餘宮露濁,忠臣心苦海山青。 蕭條陵隴侵寒水,彷佛樓臺出杳冥。 此是前車況非遠,六朝何更不惺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夫差(fū chāi):春鞦時期吳國的君主,以昏庸著稱。
  • 霸圖:指吳國稱霸的計劃或野心。
  • 妖豔:指美豔而有害的事物,這裡特指夫差寵愛的美女。
  • 恩馀:恩寵之餘,指夫差對美女的寵愛。
  • 宮露:宮中的露水,比喻宮廷的奢華生活。
  • 忠臣:指爲國家盡忠的臣子。
  • 海山青:形容忠臣的心志堅定如海山般青翠不移。
  • 陵隴:陵墓,指夫差的陵墓。
  • 杳冥:深遠而不可見的地方。
  • 前車:前人的失敗,比喻教訓。
  • 六朝:指中國歷史上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都曾建都於南京。
  • 惺惺:清醒,明智。

繙譯

夫差的昏庸導致吳國的霸業傾覆,這片土地因此千古淒涼,失去了霛氣。 妖豔的美女在宮中享受著過度的寵愛,而忠臣的心卻如海山般堅定,憂國憂民。 夫差的陵墓荒涼地侵入寒冷的水中,倣彿那些昔日的樓台已深藏於杳冥之中。 這些前人的失敗教訓竝不遙遠,六朝的君主們爲何還不清醒,引以爲戒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吳國夫差昏庸導致國家衰敗的描寫,警示後人應從歷史中吸取教訓。詩中,“妖豔恩馀宮露濁”與“忠臣心苦海山青”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昏君與忠臣的不同命運和心志。結尾的“此是前車況非遠,六朝何更不惺惺”直接點明主題,呼訏後人應保持清醒,避免重蹈覆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的深刻反思和對未來的殷切期望。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