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邑侯:古代對縣令的尊稱。
- 福星:象徵好運和幸福的星星。
- 延津:地名,今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
- 四百峯:指延津縣境內的山峯。
- 紫氣:象徵吉祥的紫色雲氣。
- 刑措:指刑罰被擱置不用,形容社會治安良好。
- 穿屋雀:比喻小偷小摸的行爲。
- 化成市:指市場,這裏形容市場秩序良好。
- 嚇雛鷹:比喻欺壓弱小的行爲。
- 治行:治理和行爲,指治理政績。
- 民謠:民間歌謠,這裏指民衆對邑侯的讚譽。
- 華封:古代傳說中的仙境,這裏指美好的祝願。
- 三祝:三次祝福,表示深深的祝願。
- 日升川至:形容日子越來越好,如太陽升起,川流不息。
- 岡陵:山岡和丘陵,比喻穩固和長久。
翻譯
福星從古老的延津降臨,四百座山峯上紫氣凝聚。 刑罰被擱置,堂屋無穿屋之雀,市場秩序良好,少有欺壓弱小之事。 一時的治理成就超越千古,四境之內民謠傳頌,冠絕十城。 更願效仿華封仙境,共同三次祝福,日子如太陽升起,川流不息,穩固如岡陵。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邑侯的治理成就和民衆的深厚愛戴。通過「福星」、「紫氣」等意象,描繪了邑侯帶來的吉祥和繁榮。詩中「刑措堂無穿屋雀,化成市鮮嚇雛鷹」生動地表現了社會治安的改善和市場秩序的井然。結尾的「日升川至似岡陵」則寄寓了對邑侯治理成果長久穩固的美好祝願。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李念劬觀察分俸貽書見和小園春興六詩並詢宿憾訟事時方聽讞在宥賦此附謝故篇中數致意焉 》 —— [ 明 ] 張萱
- 《 庚午季秋病困一月尹用平年兄以詩見懷因及潢池多警欲入居羅浮用來韻賦答 》 —— [ 明 ] 張萱
- 《 讀沈司馬伯含被言十二章有感用來韻卻贈孤憤離懷黯然對深或可觀予同社不必萬人傳也 》 —— [ 明 ] 張萱
- 《 冬日過韓寅仲尊生齋留酌 》 —— [ 明 ] 張萱
- 《 七夕詞 》 —— [ 明 ] 張萱
- 《 寫昆崙萬鬆圖壽一昆老人八十 》 —— [ 明 ] 張萱
- 《 吳興閔諫廷來遊羅浮以寶安尹用平同人書至與鄧觀察玄度皆損詩貽之且見訊西園公此遊當不落莫矣餘方苦目眚諫廷 》 —— [ 明 ] 張萱
- 《 乙丑春二月二十有四日邑侯裒谷孫公有事羅浮同社諸君子偕集江上小堂舉酒相賀夫勸課農桑巡行阡陌闢草萊以正疆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