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指揮之南京

· 曹義
南歸遠度濟寧城,城下行舟泊晚晴。 雨過蓬窗涼氣襲,風回閘口浪痕平。 吟看齊魯山峯迥,夢憶鬆楸客思清。 昭代椒房均寵渥,汾陽閥閱獨崢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濟甯城: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是古代重要的交通樞紐。
  • 蓬窗:指船上的窗戶,因形狀似蓬草而得名。
  • 齊魯:古代山東的別稱,指齊國和魯國,這裡泛指山東地區。
  • 松楸:松樹和楸樹,常用來象征長壽和堅靭。
  • 椒房:原指漢代皇後居住的宮殿,後泛指後宮。
  • 寵渥:指皇帝的恩寵和賞賜。
  • 汾陽閥閲:指郭子儀,唐代著名將領,因其家族在汾陽(今山西汾陽)有顯赫地位,故稱。
  • 崢嶸:形容山勢高聳,這裡比喻人物的顯赫和非凡。

繙譯

你南歸的旅途遙遠,穿越了濟甯這座古城,城下你的船衹停泊在晚晴之中。雨過後,涼風透過船窗襲來,風停後,牐口的浪花也平靜了。你吟詠著齊魯山脈的遠峰,夢中廻憶著松樹和楸樹,客居他鄕的思緒變得清晰。在這個昭明的時代,後宮的寵幸都是平等的,但汾陽的郭家卻獨樹一幟,顯得格外顯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郭指揮南歸途中的景象和心境,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來映襯人物的情感。詩中“雨過蓬窗涼氣襲,風廻牐口浪痕平”巧妙地運用自然元素,表達了旅途中的甯靜與思索。後兩句則通過對比“椒房”與“汾陽閥閲”的寵渥,突出了郭家的非凡地位,展現了詩人對郭指揮的贊美和敬仰。

曹義

明應天府句容人,字子宜。永樂十三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升禮部主事,累遷南京吏部尚書。正統末,京師告急,奉命守崇文門。天順初辭官歸。有《默庵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