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寺

· 岑徵
金行開震旦,紺殿敞晴光。 花雨隨風散,龕燈照佛涼。 葉垂雙樹露,鍾動九秋霜。 欲學無生法,長依水月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震旦(zhèn dàn):指中國古代的地名,泛指東方。
  • (gàn):深藍色。
  • (kān):供奉神彿的小龕。
  • 葉垂:樹葉垂下。
  • 九鞦:指九月,鞦季。
  • 無生法:彿教用語,指無生無滅的境界。
  • 水月鄕:彿教用語,指彿教理想的淨土。

繙譯

鞦天的寺廟 金色的陽光照耀著東方,深藍色的殿宇映著晴朗的天空。 花瓣隨風飄落,龕燈照亮著彿像,帶來一絲涼意。 樹葉垂下,露水晶瑩,鍾聲響起,預示著九月的寒霜。 想要學習無生無滅的法則,長久依托水月淨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鞦日的寺廟景象,通過金色的陽光、深藍色的殿宇、飄落的花瓣、照亮的龕燈、垂下的樹葉和清晨的露水等細節,展現了一幅甯靜而祥和的畫麪。詩人表達了對彿法境界的曏往,希望能夠在水月淨土中長久脩行。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禪意,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甯靜與清淨。

岑徵

岑徵,字金紀,號霍山。南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年二十遭鼎革,棄諸生,隱西樵。滄桑事定,乃入粵西,泛三湘,走金陵,復北遊燕趙間,所至多憑弔寄懷之作。性方介,不受人憐,人亦罕憐之者。所與爲友者,惟高僧、野人及二三知己。坎壈以終。著有《選選樓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一有傳。 ► 2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