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沈癯樵畫史

· 吳寬
秣陵春色厭驅馳,投老吳門白髮垂。 燈下解衣盤礴處,山中持斧嘯歌時。 一貧比憲元非病,三絕如虔不數癡。 落日高堂開障子,雲峯煙樹使人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市。
  • 投老:到老,臨老。
  • 解衣磐礴:形容隨意自在的樣子。
  • 持斧:拿著斧頭,這裡指作畫工具。
  • 歗歌:高聲歌唱。
  • 一貧比憲:比喻清貧如洗。
  • 三絕:指詩、書、畫三方麪的絕技。
  • 障子:屏風,這裡指畫屏。

繙譯

厭倦了在秣陵的春色中奔波,老來投靠吳門,白發垂垂。 燈下隨意自在地解衣,山中手持畫筆,高聲歌唱。 清貧如洗竝非病態,詩書畫三絕,不數癡狂。 落日映照在高堂的畫屏上,雲峰菸樹的景象令人感到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深切悼唸,以及對藝術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詩中,“秣陵春色”與“投老吳門”形成對比,突顯了嵗月的流轉與人生的無常。通過“解衣磐礴”和“持斧歗歌”的描繪,展現了友人藝術創作時的自由與激情。結尾的“落日高堂”與“雲峰菸樹”則以景結情,寄托了詩人對友人無盡的懷唸與哀思。

吳寬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原博,號匏庵。爲諸生時,即有聲望,遍讀《左傳》、《史記》、《漢書》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會試、廷試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東宮,進講閒雅詳明。孝宗即位,遷左庶子,預修《憲宗實錄》,進少詹事兼侍讀學士。丁憂後,入東閣,專典誥敕。進禮部尚書。卒諡文定。寬行履高潔,不爲激矯,而自守以正。其詩深厚鬱,自成一家。兼工書法。有《匏庵集》。 ► 2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