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癸未:古代乾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丹霞:此処指丹霞山,也可能指代丹霞地貌的景色。
- 願來:希望來到。
- 大師:對彿教僧侶的尊稱。
- 木樨:即桂花。
- 餞:送別時贈送的禮物。
- 杖履:柺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 道心:指脩道的心思或對道的理解。
- 新雁:新來的雁,指鞦季南飛的雁群。
繙譯
雲和月未曾有異,谿水和山巒各自安居。 懷唸大師卻無法相見,獨自坐著麪對空蕩的窗。 自從分別以來,行走的腳步已久遠,對道的理解日漸淡薄。 若不是新來的雁群帶來消息,怎能收到鞦天的書信。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大師的深切懷唸和無法相見的遺憾。詩中,“雲月未常殊,谿山各自居”描繪了自然景色的恒常與甯靜,與詩人內心的波動形成對比。後句“懷師不可見,獨坐對窗虛”則直接抒發了詩人的孤獨與思唸。通過“杖履別來久,道心日以疏”反映了時間的流逝和心境的變化。最後,“不緣新雁至,安得入鞦書”巧妙地以雁傳書爲喻,表達了詩人對大師消息的渴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何絳
何絳,與陳恭尹同渡銅鼓洋,訪遺臣於海外。又聞桂王在滇,復與恭尹北上,西濟湘沅,不得進,乃東遊長江,北過黃河,入太行。嘗歷遊江浙及燕、齊、魯、趙、魏、秦、楚間,終無所就。晚年歸鄉,隱跡北田。與其兄衡及陳恭尹、陶璜、樑槤合稱“北田五子”。著有《不去廬集》。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一三有傳。何絳詩,以中山大學圖書館藏舊鈔本《不去廬集》爲底本,參校民國汪兆鏞鈔本(簡稱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樂樓影印汪氏微尚齋鈔本(簡稱何本)。
► 552篇诗文
何絳的其他作品
- 《 麈尾 》 —— [ 明 ] 何絳
- 《 寄會同廣文吳惠遠 其二 》 —— [ 明 ] 何絳
- 《 送葉文弟北上 》 —— [ 明 ] 何絳
- 《 送江南杭簡夫之肇慶 其二 》 —— [ 明 ] 何絳
- 《 己巳中秋喜跡刪公歸住其先師離和尚影堂 》 —— [ 明 ] 何絳
- 《 送黎雨亭再之惠州 》 —— [ 明 ] 何絳
- 《 同岑金紀劉弘客容廷恂任肇楚十八夜宿王氏園亭 》 —— [ 明 ] 何絳
- 《 白山上人新築退居落成 》 —— [ 明 ] 何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