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造化:自然界的創造和變化。
- 良:確實,實在。
- 潮汐:由於月亮和太陽的引力作用,海洋水麪發生的定時漲落現象。
- 奇盡:奇妙至極。
- 鬼神工:形容技藝高超,非人力所能及。
- 廕:遮蔽,遮蓋。
- 佇立:長時間站立。
繙譯
自然界的創造和變化實在難以預測,浮山出現在寺廟的東邊。 山的影子隨著潮水的漲落而移動,其奇妙之処展現了非人力所能及的鬼斧神工。 樹廕爲過橋的客人提供了遮蔽,花瓣隨近穀的風飄飛。 我半張帆靜靜地站立,與浮山相望,心中的情感無限深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浮山與寺廟的和諧景象,通過“影隨潮汐動”和“奇盡鬼神工”等詞句,展現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壯美。詩中“樹廕過橋客,花飛近穀風”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甯靜而充滿生機的畫麪。結尾的“半帆閑佇立,相望意何窮”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無盡的遐想。
何絳
何絳,與陳恭尹同渡銅鼓洋,訪遺臣於海外。又聞桂王在滇,復與恭尹北上,西濟湘沅,不得進,乃東遊長江,北過黃河,入太行。嘗歷遊江浙及燕、齊、魯、趙、魏、秦、楚間,終無所就。晚年歸鄉,隱跡北田。與其兄衡及陳恭尹、陶璜、樑槤合稱“北田五子”。著有《不去廬集》。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一三有傳。何絳詩,以中山大學圖書館藏舊鈔本《不去廬集》爲底本,參校民國汪兆鏞鈔本(簡稱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樂樓影印汪氏微尚齋鈔本(簡稱何本)。
► 552篇诗文
何絳的其他作品
- 《 端州華嚴庵訪一持上人 》 —— [ 明 ] 何絳
- 《 任肇楚下第歸岡州詩以寄之時重陽後一日 》 —— [ 明 ] 何絳
- 《 寄樑藥亭太史 》 —— [ 明 ] 何絳
- 《 寄會同廣文吳惠遠 其二 》 —— [ 明 ] 何絳
- 《 寄陶握山 》 —— [ 明 ] 何絳
- 《 寄潘亦庶兼柬金紀時同客瓊州 》 —— [ 明 ] 何絳
- 《 送十影上人入丹霞 其一 》 —— [ 明 ] 何絳
- 《 丹霞圓音和尚惠顧香草莊三日連宵同謙長侄作詩誌喜 》 —— [ 明 ] 何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