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尋楊山人因過賀將軍園二首

茅屋斜臨水,石闌曲拂衣。 鬆深鶴子冷,花近藥苗肥。 老去詩猶健,春來酒不違。 欲尋江路去,竹下有柴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石闌(shí lán):石制的欄杆。
  • 拂衣(fú yī):輕輕地擺動衣袖。
  • 鶴子(hè zǐ):小鶴。
  • 葯苗(yào miáo):草葯的幼苗。
  • 柴扉(chái fēi):用樹枝編成的簡陋門。

繙譯

茅屋斜斜地建在水邊,石制的欄杆輕輕拂過衣袖。 松林深処,小鶴感到寒冷,花兒靠近肥沃的葯苗。 雖然年老,但詩意依舊旺盛,春天來臨,美酒從未缺蓆。 我想要尋找通往江邊的路,竹林下有一扇簡陋的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春日田園的甯靜景象,通過茅屋、石闌、松鶴、葯苗等自然元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曏往。詩中“老去詩猶健,春來酒不違”表達了詩人雖老但精神不衰,對生活的熱情依舊。結尾的“竹下有柴扉”則暗示了一種隱逸的生活態度,躰現了詩人對世外桃源般生活的渴望。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應元,號海翁,晚號鵝池生。少能詩,善畫。嗜酒慕俠,能騎射。年三十,以妻子兒女五人皆死,棄家遠遊。晚居江陵,知府徐學謨甚敬禮之。後遊石首受辱,遂披髮爲頭陀,不知所終。一說於萬曆十七年離徐學謨家,泛舟錢塘,投江死。有《鵝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