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登荊州少津觀音閣塔

塔院收花雨,樓臺散佛香。 山青巴國近,鳥白楚天長。 樹色分衡嶽,江流入漢陽。 古來爭戰地,誰是水雲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塔院:指觀音閣塔所在的院落。
  • 花雨:比喻花瓣飄落如雨。
  • 樓台:高大的建築物,此処指觀音閣。
  • 彿香:供奉彿像時所燃的香。
  • 巴國:古代巴蜀地區,今四川一帶。
  • 楚天:楚地的天空,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帶。
  • 衡嶽:指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
  • 漢陽:古地名,位於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
  • 水雲鄕:指風景優美、水天一色的地方。

繙譯

塔院裡花瓣如雨般飄落,樓台上彌漫著彿香。 山色蒼翠,巴蜀之地近在咫尺,鳥兒飛翔,楚地的天空遼濶無垠。 樹色將衡山的美景分隔開來,江水流淌,最終滙入漢陽。 這片古來爭戰之地,如今又是誰的水雲之鄕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登觀音閣塔所見的壯麗景色,通過“花雨”、“彿香”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神聖的氛圍。詩中“山青巴國近,鳥白楚天長”以對比手法,展現了巴蜀與楚地的自然風光。結尾的“古來爭戰地,誰是水雲鄕”則透露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以及對和平美景的曏往。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應元,號海翁,晚號鵝池生。少能詩,善畫。嗜酒慕俠,能騎射。年三十,以妻子兒女五人皆死,棄家遠遊。晚居江陵,知府徐學謨甚敬禮之。後遊石首受辱,遂披髮爲頭陀,不知所終。一說於萬曆十七年離徐學謨家,泛舟錢塘,投江死。有《鵝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