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草堂典賃思尋投老之地

裘馬荊兒態,茳蘺楚客心。 縱橫術未就,佚老計相尋。 玉佩遺湘浦,桔槔思漢陰。 買山須近水,結屋白雲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裘馬:指華麗的服飾和馬匹,常用來形容富貴生活。
  • 荊兒態:荊,指荊棘,比喻艱難睏苦的生活狀態。
  • 茳蘺:一種水生植物,這裡可能指楚地的植物,用以象征楚地的風物。
  • 楚客心:楚客,指楚地的遊子或詩人,這裡指詩人自己的心情。
  • 縱橫術:指政治或軍事上的策略和手段。
  • 佚老:指隱居或退休的老人。
  • 玉珮遺湘浦:玉珮,古代貴族珮戴的裝飾品,遺,遺失;湘浦,湘江的岸邊,這裡可能指詩人遺失了玉珮,象征著失去了富貴生活。
  • 桔槔:古代的一種汲水工具,這裡可能象征著田園生活。
  • 漢隂:地名,這裡可能指詩人心中的理想之地。
  • 買山須近水:買山,指購買山地以隱居;須近水,意味著隱居之地最好靠近水源。
  • 結屋白雲深:結屋,建造房屋;白雲深,指山中雲霧繚繞,象征隱居的幽靜和深遠。

繙譯

我身著華麗的衣裳,騎著駿馬,卻心懷荊棘般的艱難睏苦。我雖未能在政治或軍事上施展才華,但已在尋找隱居養老的計劃。我遺失了玉珮在湘江之濱,思唸著用桔槔汲水的田園生活,曏往著漢隂那片理想之地。我想要購買靠近水源的山地,建造房屋於白雲深処,以實現隱居的夢想。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生活的反思。詩中,“裘馬荊兒態”與“茳蘺楚客心”形成鮮明對比,揭示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追求。後句“縱橫術未就,佚老計相尋”則進一步闡述了詩人的無奈與選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簡樸自然生活的渴望和對繁華世界的超脫。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應元,號海翁,晚號鵝池生。少能詩,善畫。嗜酒慕俠,能騎射。年三十,以妻子兒女五人皆死,棄家遠遊。晚居江陵,知府徐學謨甚敬禮之。後遊石首受辱,遂披髮爲頭陀,不知所終。一說於萬曆十七年離徐學謨家,泛舟錢塘,投江死。有《鵝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