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重陽:農曆九月初九,古代重陽節日,有登高祭祖的習俗。
駝山:在今天的河南省登封市,有一座名爲駝山的山。
鬆杉:指松樹和杉樹。
張幔:拉開帷幕。
促席:快速擺設席子。
一百重陽:指過了一百個重陽節。
十旬:指十天。
憑欄:倚着欄杆。
吹笙:吹笙樂器。
落帽:指風吹落帽子。
商略:商議。
平田:指平整的田地。
加餐:增加飯食。
翻譯
松樹和杉樹在中午時分送來了一絲涼意,拉開帷幔,快速擺設席子,讓我們歡聚一堂。過了一百個重陽節的日子,十天的休息時光已經結束,我們倚着欄杆,一同登上駝山。約請月光下吹奏笙樂,又怎能羨慕風吹落帽子的景象呢?商議平整田地,再添酒食,不必費心高談闊論,只需增加些許飯食即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重陽節登高祭祖的情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展現了節日的歡樂和祥和氛圍。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將古代的習俗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展現出了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
何吾騶
明廣東香山人,字龍友,號家岡。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官少詹事。崇禎六年擢禮部尚書,旋入閣,與首輔溫體仁不協,罷去。南明隆武帝召爲內閣首輔。閩疆既失,赴廣州,永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辭去。有《寶綸閣集》。
► 851篇诗文
何吾騶的其他作品
- 《 辛巳九日宴駝山四首 》 —— [ 明 ] 何吾騶
- 《 小金山既分賦後諸子謂望氣樓環翠亭二公遂爲茲山香火宜有專賦用志所懷遂篝燈各賦一首二首 》 —— [ 明 ] 何吾騶
- 《 寄亦非上人 》 —— [ 明 ] 何吾騶
- 《 大司農李葵孺以左侍郎起 》 —— [ 明 ] 何吾騶
- 《 文與叔山園十詠脩竹館 》 —— [ 明 ] 何吾騶
- 《 庚辰初秋日同黎君選徐六出羅子開家從兒侄賦別門人吳孟浚比部於寶蓮寺二首 》 —— [ 明 ] 何吾騶
- 《 庚辰季冬廿五夜是爲辛巳立春子初一刻長兒舉孫仞樓 》 —— [ 明 ] 何吾騶
- 《 讀史五首 》 —— [ 明 ] 何吾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