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題

· 何絳
青山寂寂月空明,玉軫朱絲徹夜清。 鐵幹參差橫屋角,梅花盡入曲中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軫(yù zhěn):古代用來調節琴絃的玉製琴軫。
  • 朱絲:紅色的琴絃。
  • 鐵幹:形容梅樹枝幹堅硬如鐵。
  • 參差(cēn cī):不齊的樣子。

翻譯

青山靜謐,月亮空自明亮,玉製的琴軫和紅色的琴絃整夜清脆。 梅樹的枝幹堅硬如鐵,橫斜在屋角,梅花的美妙盡在琴曲中迴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靜夜中的音樂與自然的和諧畫面。青山、明月、琴聲、梅花,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一幅幽雅的夜景圖。詩中「玉軫朱絲徹夜清」一句,既表現了琴聲的悠揚,也暗示了夜的深沉。而「梅花盡入曲中鳴」則巧妙地將梅花的形象與琴曲相結合,表達了梅花之美不僅在於其形,更在於其音,即梅花的韻味被琴聲完美地傳達出來。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音樂之美的深刻感悟。

何絳

何絳,與陳恭尹同渡銅鼓洋,訪遺臣於海外。又聞桂王在滇,復與恭尹北上,西濟湘沅,不得進,乃東遊長江,北過黃河,入太行。嘗歷遊江浙及燕、齊、魯、趙、魏、秦、楚間,終無所就。晚年歸鄉,隱跡北田。與其兄衡及陳恭尹、陶璜、樑槤合稱“北田五子”。著有《不去廬集》。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一三有傳。何絳詩,以中山大學圖書館藏舊鈔本《不去廬集》爲底本,參校民國汪兆鏞鈔本(簡稱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樂樓影印汪氏微尚齋鈔本(簡稱何本)。 ► 5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