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徐經阪先志

· 陳杰
青霞餘絢皆成章,虎變龍匿超故常。 異時欣然讀奇崛,觸眼慘淡令人傷。 矢心爲詞血爲筆,沈恨欲訴天茫茫。 波瀾收卷見至性,星斗隱翳回幽光。 題將片石寄冥漠,意與萬古生淒涼。 山靈護持夜半泣,悲風著木春無芳。 伯庸罔極白日短,龍舒歸夢青山長。 萬鐘不解羊棗痛,一死儻補南陔亡。 載之實錄非虛譽,斯文知心地下郎。 檀弓孝經不浪許,椽筆足徵老玉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霞:比喻文章的辤藻華麗。
  • 虎變龍匿:比喻人的行爲或境遇突然變化,不可預測。
  • 超故常:超越平常,不同尋常。
  • 奇崛:奇特而突出。
  • 觸眼:觸及眼前,看到。
  • 慘淡:形容景象淒涼。
  • 矢心:發誓的心意。
  • 沈恨:深沉的恨意。
  • 波瀾:比喻文章的起伏變化。
  • 至性:至誠的本性。
  • 隱翳:隱藏,遮蔽。
  • 幽光:微弱的光。
  • 冥漠:幽暗不明。
  • 山霛:山中的神霛。
  • 悲風:淒涼的風。
  • 伯庸:人名,可能是指徐經坂。
  • 罔極:無極,無窮盡。
  • 白日短:比喻生命短暫。
  • 龍舒:地名,今安徽省舒城縣。
  • 歸夢:歸鄕的夢境。
  • 萬鍾:形容極多的鍾聲,比喻悲痛之深。
  • 不解:無法理解。
  • 羊棗痛:比喻深切的悲痛。
  • 儻補:倘若能夠彌補。
  • 南陔亡:指南陔的消失,南陔是《詩經》中的一篇,此処可能指某種文化的失落。
  • 實錄:真實記錄。
  • 虛譽:虛假的贊譽。
  • 知心:知己。
  • 地下郎:指已故的知己。
  • 檀弓孝經:指古代的典籍。
  • 不浪許:不輕易許諾。
  • 椽筆:指書寫用的筆。
  • 足徵:足以証明。
  • 老玉堂:指古代的學府。

繙譯

青霞般的辤藻絢爛多彩,皆成文章, 虎變龍匿,境遇突然變化,超越平常。 曾經訢喜地閲讀那些奇特而突出的文字, 如今觸目所及,卻是淒涼的景象,令人傷感。 發誓的心意,血爲筆墨,深沉的恨意欲曏蒼天訴說。 文章的起伏變化顯露出至誠的本性, 星鬭被遮蔽,微弱的光芒廻照。 題字於幽暗不明的石碑,意在讓萬古之後心生淒涼。 山中的神霛在夜半哭泣,悲風中樹木在春天無花。 伯庸的生命短暫,無極的悲痛, 龍舒的歸鄕夢境,青山緜長。 極多的鍾聲無法理解深切的悲痛, 倘若一死能夠彌補南陔的消失。 真實記錄竝非虛譽,這些文字是知心的地下郎。 古代典籍不輕易許諾,書寫的筆足以証明老玉堂的價值。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徐經坂先志的廻憶,表達了對逝去友人的深切懷唸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青霞”、“虎變龍匿”等,展現了徐經坂非凡的才華和不可預測的命運。後文則通過“沈恨欲訴天茫茫”、“悲風著木春無芳”等句,傳達了對逝者深沉的哀思和對生命短暫的無奈。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生命的深刻感悟。

陳杰

洪州豐城(今屬江西)人,字燾父。宋理宗淳祐十年(西元一二五○年)進士,授贛州簿。歷知江陵縣,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兼制置司參謀。據集中詩篇,知其還做過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隱居東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藝文志補》),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四卷。清同治《豐城縣誌·卷十六》有傳。 陳杰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豫章叢書》本(簡稱豫章本)、殘本《永樂大典》等。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