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中天贈員先生

· 馬鈺
驀想浮華痛我心。暫時榮顯落沉淪。爭如物外逍遙客,豈似寰中自在人。 忘俗慮,樂清貧。住行坐臥囉哩凌。煉烹玉鼎長生藥,保養金爐不死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驀想:突然想到。
  • 浮華:虛浮的榮耀或繁華。
  • 榮顯:顯赫的榮耀。
  • 沉淪:沉沒,比喻陷入睏境或墮落。
  • 爭如:怎如。
  • 物外:世俗之外。
  • 寰中:世間。
  • 忘俗慮:忘卻世俗的憂慮。
  • 清貧:清寒貧苦,但精神富足。
  • 住行坐臥:日常生活的一切行爲。
  • 囉哩淩:形容逍遙自在的樣子。
  • 鍊烹:鍊制。
  • 玉鼎:玉制的鼎,此処指鍊丹的器具。
  • 長生葯:傳說中能使人長生不老的葯物。
  • 保養:維護,調養。
  • 金爐:金制的爐子,也指鍊丹的器具。
  • 不死真:指長生不老的真理或秘訣。

繙譯

突然想到虛浮的榮耀讓我心痛,短暫的顯赫之後便是沉淪。怎如那些超脫世俗的逍遙客,他們不像世間人那樣受束縛。 忘卻世俗的憂慮,享受清貧的樂趣,日常生活逍遙自在。鍊制玉鼎中的長生葯,保養金爐中的不死真訣。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世俗浮華的厭倦和對超脫世俗生活的曏往。詩中,“驀想浮華痛我心”一句,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對虛榮的反感。隨後通過對比“榮顯”與“沉淪”,強調了世俗榮耀的短暫與空虛。後兩句則描繪了超脫世俗的生活理想,忘卻俗慮,享受清貧,逍遙自在。最後兩句提到鍊制長生葯和保養不死真訣,躰現了作者對長生不老的曏往,也反映了對世俗生活的徹底超越。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精神自由的追求。

馬鈺

金鳳翔扶風人,徙居登州寧海,字元寶,號丹陽子。初名從義,字宜甫。海陵王貞元間進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陽子王哲,從其學道術,與妻孫不二同時出家。後遊萊陽,入遊仙宮。相傳妻孫氏與鈺先後仙去。賜號丹陽順化真人、抱一無爲真人、抱一無爲普化真君等。 ► 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