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興

· 陳杰
滿目塵沙萬里還,客來相對舊儒酸。 秋風慣識茅茨屋,朝日仍登苜蓿盤。 雲鶴性情閒去好,山林面目本來看。 今年少緩梅花約,敝盡貂裘未可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滿目塵沙:眼前全是沙塵,形容旅途的艱辛。
  • 舊儒酸:指舊時的儒生,帶有自嘲的意味,表示自己雖然學問淵博但生活清貧。
  • 茅茨屋:用茅草覆蓋的簡陋房屋。
  • 苜蓿盤:苜蓿是一種草本植物,這裏指用苜蓿做的簡單食物。
  • 雲鶴性情:比喻性情高潔,如雲中的鶴。
  • 山林面目:本意指山林的真實面貌,這裏比喻隱居生活的本真狀態。
  • 梅花約:指與梅花有關的約定,可能指賞梅的約定。
  • 敝盡貂裘:貂裘是貴重的皮衣,敝盡意味着穿壞了,表示生活貧困。

翻譯

眼前盡是沙塵,我這萬里歸來的旅人,與舊時的儒生相對,自嘲清貧。秋風熟悉這茅草屋,朝陽依舊照耀着簡單的苜蓿餐盤。我的性情如雲中的鶴,悠閒自在,山林的本真面貌一直是我所欣賞的。今年稍微推遲了與梅花的約定,即使穿壞了貂裘,也不覺得寒冷。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滿目塵沙」和「舊儒酸」描繪了詩人的旅途艱辛和生活清貧,但「秋風慣識茅茨屋」和「朝日仍登苜蓿盤」則展現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的接受和滿足。後兩句「雲鶴性情閒去好,山林面目本來看」進一步強調了詩人高潔的性情和對山林生活的本真追求。最後,詩人雖然推遲了與梅花的約定,但「敝盡貂裘未可寒」顯示了他內心的堅強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自然與心靈自由的情懷。

陳杰

洪州豐城(今屬江西)人,字燾父。宋理宗淳祐十年(西元一二五○年)進士,授贛州簿。歷知江陵縣,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兼制置司參謀。據集中詩篇,知其還做過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隱居東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藝文志補》),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四卷。清同治《豐城縣誌·卷十六》有傳。 陳杰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豫章叢書》本(簡稱豫章本)、殘本《永樂大典》等。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