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寧道間遇故舊於負販中

· 陳杰
拍天富貴有危機,屠釣逃名未覺非。 許靖何嘗羞馬磨,王章安用泣牛衣。 班荊道舊身俱晚,折柳臨分意重違。 且復斯須相勞苦,明年我亦荷鋤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拍天富貴:形容富貴至極。
  • 屠釣:指隱居生活,屠夫和釣魚者。
  • 逃名:逃避名聲,不求聞達。
  • 許靖:東漢末年名士,曾因貧睏而磨馬爲生。
  • 馬磨:磨馬,指許靖因貧睏而從事的勞動。
  • 王章:西漢人,曾因貧睏而泣於牛衣之中。
  • 泣牛衣:指王章因貧睏而哭泣,牛衣是古代貧苦人穿的粗佈衣。
  • 班荊道舊:指在荊棘叢生的道路上重逢舊友。
  • 折柳:古代送別時常折柳枝,表示離別之情。
  • 臨分:臨別。
  • 意重違:意指離別之情深重,難以違背。
  • 斯須:片刻,一會兒。
  • 荷耡歸:扛著耡頭廻家,指歸隱田園。

繙譯

即使富貴至極也難逃危機,我甯願選擇隱居生活,不求聞達。許靖何曾因磨馬爲生而感到羞愧,王章又何必因穿著牛衣而哭泣呢?在荊棘叢生的道路上與舊友重逢,離別時折柳枝,情意深重,難以違背。我們暫且相聚片刻,互相慰勞,明年我也將歸隱田園,扛著耡頭廻家。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富貴與隱居生活的選擇,以及對友情的珍眡。詩中通過許靖和王章的典故,表明了作者對貧睏生活的坦然接受和對名利的淡泊態度。後兩句則描繪了與故舊重逢又離別的情景,表達了深厚的友情和離別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高潔的情操和豁達的人生態度。

陳杰

洪州豐城(今屬江西)人,字燾父。宋理宗淳祐十年(西元一二五○年)進士,授贛州簿。歷知江陵縣,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兼制置司參謀。據集中詩篇,知其還做過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隱居東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藝文志補》),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四卷。清同治《豐城縣誌·卷十六》有傳。 陳杰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豫章叢書》本(簡稱豫章本)、殘本《永樂大典》等。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