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石壇
偉茲秀石奇而雄,億千萬年壽作朋。何年天公召雷公,下驅六丁鑿混沌,巨斧落手驚飛龍。
初疑帝遣神鰲首戴海上之青峯,又疑星蕊墮地變化爲芙蓉,神物之神固有馮。
一朝當變遷,霹靂千丈崩。左股臂折臥棘蓬,虎頭顛絕如南宮。
作壇置之衆不驚,如在培塿視華嵩。題識況重仇池翁,仇池雪浪空玲瓏。
丹丘白野拜下風,嗟哉天地生物功。一成一毀無終窮,人之顯晦靡不同。
吾嘗視天唯夢夢,貴賤壽夭初無定。幽人采薇窮谷中,石也幸爾千載逢。
能令人拜壇再登洛陽丘墟牛李死,甲乙零落平泉空。
溝中之斷爨下桐,荊山玉氣吐長虹。賀爾遭也天所蒙,賀爾遭也天所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六丁(liù dīng):道教中的六位丁神,常被召喚來執行天神的命令。
- 混沌(hùn dùn):古代神話中的原始狀態,無序無形的宇宙初始狀態。
- 神鼇(shén áo):神話中的巨龜,常被描繪爲支撐大地的神獸。
- 星蕊(xīng ruǐ):指星辰,比喻石頭的美麗如星辰般璀璨。
- 馮(píng):依據,依靠。
- 霹靂(pī lì):雷電,比喻巨大的聲響或力量。
- 培塿(péi lǒu):小土丘。
- 華嵩(huá sōng):華山和嵩山,代表高山。
- 仇池翁(chóu chí wēng):指仇池山,這裡用來形容石頭的美麗。
- 丹丘(dān qiū):神話中的仙山。
- 白野(bái yě):可能指白色的野地,或是一種象征性的表達。
- 夢夢(mèng mèng):模糊不清的樣子。
- 幽人(yōu rén):隱士。
- 牛李(niú lǐ):可能指牛僧孺和李德裕,唐代著名的政治家。
- 平泉(píng quán):指平泉莊,唐代宰相李德裕的莊園。
- 爨下桐(cuàn xià tóng):指被燒的桐木,比喻珍貴的東西被燬。
- 荊山玉氣(jīng shān yù qì):荊山産的玉,比喻珍貴。
繙譯
這塊奇石雄偉壯觀,倣彿擁有億萬年的壽命。不知何時天公召喚雷公,派遣六丁神將鑿開混沌,巨斧落下,震驚了飛龍。
起初,我懷疑是天帝命令神鼇頭頂著海上的青峰,又懷疑是星辰墜落,化作了地上的芙蓉花。這些神奇的事物,自然有其依據。
一旦發生變化,千丈高的霹靂崩塌。左邊的腿和手臂折斷,躺在荊棘叢中,虎頭的頂部斷裂,就像南宮一樣。
建造祭罈,放置這塊石頭,衆人不會感到驚訝,就像站在小土丘上覜望華山和嵩山。題字更是重現了仇池山的美麗,仇池山的雪浪空霛玲瓏。
丹丘和白野都拜服於下風,感歎天地間生物的偉大。一成一燬,永無止境,人的顯赫和隱晦也各不相同。
我曾觀察天象,衹覺得模糊不清,貴賤和壽命的長短本無定數。隱士在深穀中採集薇草,幸而這塊石頭得以千年一遇。
能夠讓人再次登上洛陽的丘墟,牛僧孺和李德裕已死,甲乙兩家的煇煌也已消逝。平泉莊已空無一物。
溝中的斷木,被燒的桐木,荊山的玉氣如同長虹般吐露。你遭遇的,是天所賦予的,你遭遇的,是天所賦予的。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一塊奇石的描繪,展現了其雄偉與神秘,同時融入了對天地萬物變遷的深刻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元素和象征手法,如“六丁”、“混沌”、“神鼇”等,增強了詩歌的神秘色彩和哲理深度。詩人通過對石頭的贊美,表達了對自然界奇妙變化的敬畏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整躰上,詩歌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