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夀門有犬名曰小鵲要予賦長歌

· 厲鶚
高人寓物意本廉,祝雞抱犢初無厭。 要與眾嗜相鍼砭,何來小犬晳且黔。 細骹茸尾厥喙尖,美淨不使塵泥霑。 似䑛丹鼎垂舚舑,碧桃花下瑶草馦。 仙姝門戸防俗覘,一聲吠上金背蟾。 何人盜取歸重櫩,先生得之笑?妗。 勝聘狸奴裹吳鹽,練香熏透毛鬑鬑。 字以宋產辭頗謙,畫筒書槴伺守嚴。 虹月舟載僧廬淹,昏鐘幾杵霜氣銛。 麩炭火爐雪一杴,讀倦抱汝寒無嫌。 主人齋盋芹茆醃,飯餘分供味亦甜。 魚砧饞沫休重拈,風人田車詠載獫。 卞彬險出決錄槧,烏龍錦茵羨香籨。 冬郞妒媒語詹詹,一時豪豔誠難兼。 愛才蕭僕得汝添,絳繪不逐高門炎。 邊鸞爲君拂新縑,下視李迪筆勢纖。 低頭欲入衣?襜,歸來濤江卧茅苫。 越山鈿朵靑刺簾,手栽花護娛老?,雪麋名共縹囊籤。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高人寓物意本廉高人:指高雅超脫之人,這裏指金壽門。寓物:寄託情感於事物。:淡泊,不貪圖。
  • 祝雞抱犢初無厭祝雞:古代指呼喚雞禽。此處典故說有一人善於養雞,稱作祝雞翁。抱犢:抱養小牛。整體意思是高雅之人即使做一些平凡之事也不會感到厭煩。
  • 要與衆嗜相鍼砭鍼砭(zhēn biān):原意是用針刺、砭石治病。這裏指與衆人喜好不同,給衆人的喜好提供改善的方向。
  • 何來小犬晰且黔:白色。(qián):黑色。意思是爲什麼來了一隻毛色有白有黑的小狗。
  • 細骹茸尾厥喙尖(qiāo):指小腿。:其,它的。(huì):嘴。小狗腿很細,尾巴毛茸茸的,嘴很尖。
  • 似舐丹鼎垂舚舑(shì):舔。舚舑(tiàn tān):形容舌頭伸出的樣子。好像在舔煉丹的鼎爐,舌頭伸出來。
  • 碧桃花下瑤草馦(xiān):香氣。在碧桃花下,瑤草散發着香氣。
  • 仙姝門戶防俗覘仙姝:仙女。這裏指高雅的人家。(chān):窺視、察看。高雅人家要防備世俗之人窺視。
  • 一聲吠上金背蟾:小狗叫一聲,聲音似能傳到月宮中的金背蟾蜍那裏。金背蟾指月中的蟾蜍。
  • 何人盜取歸重櫩(yán):同「檐」。不知什麼人把它偷去藏到了深宅大院的屋檐下。
  • 先生得之笑?妗?妗(chān jīn):喜笑的樣子。先生得到它之後很開心地笑。
  • 勝聘狸奴裹吳鹽:狸奴指貓。這句意思是得到這隻小狗比用吳鹽包裹去聘貓還要好。
  • 練香薰透毛鬑鬑練香:精煉的香。鬑鬑(lián lián):形容毛髮細長。用精煉的香把小狗細長的毛薰透。
  • 字以宋產辭頗謙:給小狗取名說它是宋地所產,言辭很謙遜。
  • 畫筒書槴伺守嚴畫筒書槴(xiè):分別是裝畫和裝書的器具。認真守護書畫器具。
  • 虹月舟載僧廬淹:在彩虹般美麗的月色下,乘船到僧廬停留。虹月形容月色奇幻。:停留。
  • 昏鍾幾杵霜氣銛(xiān):鋒利。黃昏時敲響幾下鐘聲,霜氣寒冷如刀割。
  • 麩炭火爐雪一杴:用麩炭生起火爐,需要一杴雪來添入一些清涼。
  • 主人齋鉢芹茆醃(máo):同「茅」。主人的齋鉢裏有醃製的芹菜和茅草。
  • 魚砧饞沫休重拈:不要再次去貪戀砧板上魚的那點饞沫。
  • 風人田車詠載獫風人:詩人。《詩經》有關於田車和獵犬獫的詠歎。這裏與對小狗的喜愛作關聯。
  • 卞彬險出決錄槧(qiàn):古代記事用的木板。卞彬的一些奇特之舉出現在歷史記載中。此處用典,與小狗之事可能形成對比或映襯。
  • 烏龍錦茵羨香奩烏龍:古人對狗的稱呼。小狗在錦茵上,羨慕香奩。香奩爲女子裝香粉等物的盒子。
  • 冬郎妒媒語詹詹冬郎:唐代詩人韓偓的小字。詹詹:言語煩瑣。韓偓嫉妒媒人說一些瑣碎的話。此處用典較難理解,大概烘托一種情境。
  • 愛才蕭僕得汝添:愛才有見識的人得到這隻小狗。
  • 絳繪不逐高門炎:不願追逐高門大族的權勢。絳繪或許指一種品性或態度。
  • 邊鸞爲君拂新縑邊鸞:唐代著名花鳥畫家。(jiān):細絹。邊鸞願意爲小狗在新的細絹上作畫。
  • 低頭欲入衣?襜?襜(chān):衣服飄動的樣子。小狗低頭好像要鑽進衣服裏。
  • 歸來濤江臥茅苫:回到有濤聲的江邊,臥在茅草上。
  • 越山鈿朵青刺簾:越山的景色如鈿朵般青青的,映入簾中。
  • 手栽花護娛老?,雪麋名共縹囊簽?:這裏字形可能有爭議,推測爲「髯」字誤寫。自己親手栽花,在老年時有小狗相伴娛樂,小狗雪麋般的姿態被記錄在縹囊的簽上。縹囊爲書袋或用來存放書畫等的袋子。

翻譯

高雅之人寄託情感於事物,心意本就淡泊,就像祝雞翁養雞、抱犢之人養牛,從來不會厭煩。他意在與世俗的喜好有所區別,這纔有了毛色黑白相間的小狗來到身邊。這小狗腿細尾巴毛茸茸,嘴很尖,乾淨漂亮不沾泥塵。它好像要舔那煉丹的鼎爐,舌頭伸着,在碧桃花下,瑤草散發着香氣的時候。它守護在高雅人家,防備着世俗之人窺探,叫聲彷彿能傳到月宮。不知被誰偷到深宅屋檐下,先生得到它後開心地笑起來。這可比用吳鹽去聘貓還要好,用香把它細長的毛薰得香氣撲鼻。給它取名說來自宋地,言辭謙遜。先生認真守護着書畫器具,在彩虹般月色下乘船到僧廬停留,黃昏鐘聲響起,霜氣寒冷。用麩炭生起火爐,添一杴雪來增添清涼。主人的齋鉢裏有醃製的芹菜和茅草,飯後分給小狗,它也吃得香甜。可不要總去貪戀魚砧上的饞沫。詩人們有關於田車和獵犬的詠歎,卞彬的事蹟出現在記載中,小狗好像羨慕錦茵上的香奩,冬郎嫉妒媒人繁瑣言語。愛才的人得到這隻小狗,它不追逐高門權勢。著名畫家邊鸞都願意爲它作畫,它低頭好像要鑽進衣服裏。回到濤聲陣陣的江邊,臥在茅草上,越山青青像鈿朵映入簾中,主人親手栽花,在老年有小狗相伴,小狗宛如雪麋的姿態被記錄下來。

賞析

這首長詩圍繞金壽門的小狗展開,展現出豐富的生活場景和情感世界。詩人用細膩筆觸描繪小狗的外形,如「細骹茸尾厥喙尖」,形象地寫出小狗可愛模樣。詩中穿插諸多典故,從祝雞翁、抱犢等平凡之事,到邊鸞作畫、韓偓等文學典故,使詩歌具有豐厚文化底蘊。 通過小狗在不同場景的經歷,如在高雅人家守護、被偷又迴歸,以及與主人在僧廬、江邊等場景相伴,既描繪出一種悠然恬淡的生活情趣,也展現出主人超凡脫俗、不逐名利的品性 。詩歌語言優美,韻律和諧,生動地勾勒出一幅人與寵物和諧相處、充滿詩意的生活畫卷,給人以豐富的審美享受。

厲鶚

淸浙江錢塘人,字太鴻,一字雄飛,號樊榭,又號南湖花隱、西溪漁者。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舉人。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試博學鴻詞科不遇。搜奇嗜博,嘗館揚州馬嶰谷、馬半槎小玲瓏山館數年,盡閲其善本祕籍,多見宋人集。學殖廣博,尤諳遼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詩紀事》。詩詞皆工,詩品淸髙,而長於用書。論詞崇周美成、姜白石,繼朱竹垞之「浙西詞派」名家。有《樊榭山房集》、《遼史拾遺》、《南宋院畫録》等,又與查蓮坡 同撰《絶妙好詞箋》。杭堇浦曰:「太鴻詩精深華妙,裁斷眾流,自新城、長水盛行一時,海内操觚者莫不乞靈於兩家,太鴻獨矯之以孤澹。用意旣超,徵材尤博,吾鄕稱詩,於宋元之後未之或過也。」沈歸愚曰:「樊榭徵士學問淹洽,尤熟精兩宋典實,人無敢難者。詩亦淸髙,五言在劉昚虛、常建之間。今浙西談藝家,專以飣餖(dìng dòu)掃撦(chě)爲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眞矣。」王蘭泉曰:「徵君詩幽新雋妙,刻琢硏煉,五言尤勝,大抵取法陶謝及王孟韋柳,而別有自得之趣。瑩然而淸,窅(yǎo)然精深貌;深遠貌而邃,擷宋詩之精詣而去其疎蕪。時沈文愨方以漢魏盛唐倡呉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細之思得韻得味,正亦從書巻中醖釀得來。」生平見《淸史稿·巻四百八十五·〈文苑列傳·厲鶚傳〉》。 ► 17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