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日同丁敬身游龍華寺尋石壁上宋人題名登慈雲嶺觀永夀院宋仁宗佛牙讚吳越摩崖篆字
城南丁隱君,嗜古有神契。
山心本淸虛,詩骨不柔脃。
約我緣江行,驕陽竹傘蔽。
邐迆峯覆釡,參錯樹排薺。
斜徑通烟蘿,仰見巖壑麗。
雙林昔傅公,全身此中瘞。
漁竿亦通禪,蕭散久順世。
入門松影轉,殿址秋草翳。
釋子茅蓋頭,供客馥叢桂。
舉似藕絲燈,莫辨蕭氏製。
唯聞蒼壁下,古字徧深鍥。
驚喜極逾量,綫路怵子細。
披荆復拜竹,習勇我能繼。
下窺臨伏檻,上覰攀埤堄。
向無剜苔人,堙沒八分隸。
弓韣祠高禖,牲玉祀上帝。
卦塍遺圜壇,仁祠想禮蕝。
其他紀游者,北南宋更遞。
完好十得五,姓名屈指計。
汗簡不可磨,沈碑反爲贅。
猶令後來輩,抉剔認書勢。
體勞坐少休,拭汗翠霑袂。
嶺路近見招,餘氣鼓尤銳。
江色懸虛寮,泉花滴螺髻。
仁皇頌金骨,排儒說滋弊。
大書摩雲根,作僞殆如䆿。
偉哉武肅勳,伐山行旅惠。
不獨築塘木,爻合旣未濟。
森然垂玉箸,尙紀卯申歲。
英雄肯臣賊,圖霸聊自衞。
首題碭山朱,如裂昭諫眥。
所得俱不訾,何啻三品幣。
重來攜匹紙,氊椎拓次第。
當作天龍游,窮摉發幽滯。
九日以爲期,勿悵巖扉閉。
拼音
厲鶚
淸浙江錢塘人,字太鴻,一字雄飛,號樊榭,又號南湖花隱、西溪漁者。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舉人。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試博學鴻詞科不遇。搜奇嗜博,嘗館揚州馬嶰谷、馬半槎小玲瓏山館數年,盡閲其善本祕籍,多見宋人集。學殖廣博,尤諳遼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詩紀事》。詩詞皆工,詩品淸髙,而長於用書。論詞崇周美成、姜白石,繼朱竹垞之「浙西詞派」名家。有《樊榭山房集》、《遼史拾遺》、《南宋院畫録》等,又與查蓮坡 同撰《絶妙好詞箋》。杭堇浦曰:「太鴻詩精深華妙,裁斷眾流,自新城、長水盛行一時,海内操觚者莫不乞靈於兩家,太鴻獨矯之以孤澹。用意旣超,徵材尤博,吾鄕稱詩,於宋元之後未之或過也。」沈歸愚曰:「樊榭徵士學問淹洽,尤熟精兩宋典實,人無敢難者。詩亦淸髙,五言在劉昚虛、常建之間。今浙西談藝家,專以飣餖(dìng dòu)掃撦(chě)爲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眞矣。」王蘭泉曰:「徵君詩幽新雋妙,刻琢硏煉,五言尤勝,大抵取法陶謝及王孟韋柳,而別有自得之趣。瑩然而淸,窅(yǎo)然精深貌;深遠貌而邃,擷宋詩之精詣而去其疎蕪。時沈文愨方以漢魏盛唐倡呉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細之思得韻得味,正亦從書巻中醖釀得來。」生平見《淸史稿·巻四百八十五·〈文苑列傳·厲鶚傳〉》。
► 1723篇诗文
厲鶚的其他作品
- 《 別峯菴 》 —— [ 清 ] 厲鶚
- 《 高陽臺 題華秋岳橫琴小像 》 —— [ 清 ] 厲鶚
- 《 游慈相寺半月泉 》 —— [ 清 ] 厲鶚
- 《 曉過福清竹院 》 —— [ 清 ] 厲鶚
- 《 明鄭貴妃書泥金普門品經同丁敬身作四首 其三 》 —— [ 清 ] 厲鶚
- 《 南鄉子 題揮扇士女圖 》 —— [ 清 ] 厲鶚
- 《 普天樂 二首 其一 題行菴爲馬嶰谷半槎兩君觴詠地在揚州北郭天寍寺西 》 —— [ 清 ] 厲鶚
- 《 張龍威招同陸南香紆齋耐士諸君集弄珠樓 》 —— [ 清 ] 厲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