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蘇耕餘敎授齋賦贈

· 厲鶚
東南大藩地,郡學首古杭。 層城閟禮殿,喬木森宫牆。 石經有遺刻,奎畫宋上皇。 七十二子像,搨自龍眠莊。 怳若過魯墟,聞金石絲簧。 偏安蹟未泯,文治今光昌。 侁侁九邑秀,横經願知方。 掌敎匪得人,徒令糜官倉。 姚江蘇夫子,來繼徐大章。 射策驚漢延,不得貢玉堂。 翻然愛冷職,苜蓿春風香。 健兒不敢窺,廟壖非牧場。 元戎爲申誡,卓哉君子强。 齋規胡安定,内行陳履常。 經師與人師,一身兼所當。 奉檄攝山長,臯比擁松岡。 說士甘於肉,拔萃皆才良。 易書校秋賦,暗中搜乘黄。 十年冀北空,俊髦未易量。 昨列五三人,堪充童子郞。 佗時活國手,合在靑衿行。 居然老博士,豐頤垂鬢霜。 朅來肯訪我,衝凍輿臺僵。 勸我隨使車,登華覽咸陽。 況聞主人賢,冰操出繡腸。 兄以發幽憂,懷古多慨慷。 鄙性慕棲逸,未獲辨鴻裝。 開年黌舍靜,報謁因摳裳。 淸言忍遽別,竹影移繩牀。 芼蔬趣畱飮,牽迫辭舉觴。 厚意使心醉,何必同渴羗。 斯文準崔蔡,詎可窮公藏。 想見尋道味,陳編誦琅琅。 三閒屋打頭,俯仰寛八荒。 從公樂乎此,莫嘆缾無糧。
拼音

厲鶚

淸浙江錢塘人,字太鴻,一字雄飛,號樊榭,又號南湖花隱、西溪漁者。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舉人。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試博學鴻詞科不遇。搜奇嗜博,嘗館揚州馬嶰谷、馬半槎小玲瓏山館數年,盡閲其善本祕籍,多見宋人集。學殖廣博,尤諳遼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詩紀事》。詩詞皆工,詩品淸髙,而長於用書。論詞崇周美成、姜白石,繼朱竹垞之「浙西詞派」名家。有《樊榭山房集》、《遼史拾遺》、《南宋院畫録》等,又與查蓮坡 同撰《絶妙好詞箋》。杭堇浦曰:「太鴻詩精深華妙,裁斷眾流,自新城、長水盛行一時,海内操觚者莫不乞靈於兩家,太鴻獨矯之以孤澹。用意旣超,徵材尤博,吾鄕稱詩,於宋元之後未之或過也。」沈歸愚曰:「樊榭徵士學問淹洽,尤熟精兩宋典實,人無敢難者。詩亦淸髙,五言在劉昚虛、常建之間。今浙西談藝家,專以飣餖(dìng dòu)掃撦(chě)爲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眞矣。」王蘭泉曰:「徵君詩幽新雋妙,刻琢硏煉,五言尤勝,大抵取法陶謝及王孟韋柳,而別有自得之趣。瑩然而淸,窅(yǎo)然精深貌;深遠貌而邃,擷宋詩之精詣而去其疎蕪。時沈文愨方以漢魏盛唐倡呉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細之思得韻得味,正亦從書巻中醖釀得來。」生平見《淸史稿·巻四百八十五·〈文苑列傳·厲鶚傳〉》。 ► 17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