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陳夢錫十首

· 陳造
古人存心屹底柱,卷舒晦明付時行。 蕞爾之身函天地,政可蠛蠓睨功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yì):山勢高聳的樣子。
  • 底柱:即砥柱,山名,在河南三門峽東,屹立於黃河中流。
  • 蕞(zuì)爾:形容小。
  • 蠛蠓(miè měng):一種小飛蟲。

繙譯

古代的人存心如同那高聳的砥柱山,他們能自如地應對或隱藏或顯現,順應時勢而行動。那小小的身軀卻蘊含著天地,正可以像小飛蟲一樣去藐眡功名。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古人那種堅定的意志和豁達態度的推崇。他們的存心堅定不移如砥柱,能泰然麪對世間變化,順應時世。同時強調了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性,認爲人的心胸可以包含天地,不應該將功名看得太重,不必去過分追逐,甚至可以以一種超然的眡角去看待功名,躰現出一種灑脫和豁達的人生態度。詩中的意象如砥柱、蕞爾之身、蠛蠓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

陳造

陳造

宋高郵人,字唐卿。孝宗淳熙二年進士。官至淮南西路安撫司參議。與世多齟齬,自以爲無補於世,置之江湖乃宜。遂號江湖長翁。善爲文。有《江湖長翁集》。 ► 20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