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館三適
雋永項上臠,紅嫩劣帶膋。
彼美大欄君,坐受羣毛朝。
鼎湆走真味,正藉鬆炬燒。
芼我銀絲窩,蔥豉巧和調。
堇塗非所宜,淑郁如蘭椒。
腹腴但下隸,羶根合藤條。
並填長翁腹,未覺喉牙搖。
但訝大嚼餘,無補詩腸枵。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雋永(juàn yǒng):意味深長,引人入勝。這裏形容食物的美味。 臠(luán):切成小塊的肉。 膋(liáo):腸上的脂肪。 鼎湆(qì):鼎中的湯汁。 芼(mào):擇取,採摘。 堇(jǐn)塗:塗有堇泥,堇泥有毒,這裏指不好的食物。 腴(yú):肥胖,這裏指肉質肥美。 羶(shān):像羊肉的氣味。
翻譯
鮮美的小塊肉,色澤紅潤鮮嫩卻少帶些腸上的脂肪。 那美好的大欄肉,正受着衆人追捧。 鼎中的湯汁散發着真正的美味,正是靠着松枝燒火熬製的。 選取我那銀絲窩般的菜,與蔥和豆豉巧妙地調和搭配。 塗有堇泥般的食物並不適宜,美好而濃郁的味道如蘭椒一般。 腹部肥美的肉只能給下等僕役,羶味重的肉根適合與藤條搭配。 將這些食物都填進長翁的腹中,沒有感覺到喉嚨和牙齒的不適。 只是驚訝於大吃一頓之後,對詩興的補充卻毫無作用,詩腸仍然空虛。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食物爲主題,語言生動形象。詩人先描繪了肉質的鮮美和烹飪的過程,展現了食物的誘人之處。然後提到了一些不合適的食物以及不同部位的肉的特點。最後,詩人表達了儘管享受了美食,但對詩興的提升並無幫助的感受。整首詩通過對食物的細緻描寫,反映了詩人對生活中各種事物的觀察和思考,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文學創作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獨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