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亭

· 陳造
抱愁莫遣朱弦鳴,此聲更與愁人聽。 江邊一聞琵琶語,月慘風悽如動情。 何況思婦傷幽獨,少年多藝顏如玉。 江州司馬廊廟人,暮上諫書朝放逐。 輕攏細撚忍淚彈,開樽側耳思惘然。 一詩說盡兩心事,遺音翻入歌舞筵。 此翁詩名自千古,誦詩亦嘆琵琶女。 誰惜亭前泊舟客,頗爲漂零動悽楚。 鄰家故妓春風手,此曲每侑澆愁酒。 今宵月影祇三人,倚欄長嘯空搔首。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抱愁:懷着愁緒。
  • 朱弦:指琵琶的弦。因一般用熟絲製成,色朱,故稱。
  • :悽慘。
  • 幽獨:孤獨寂寞。
  • 廊廟人:指能擔負國家重任的大臣。廊廟,朝廷 。
  • 輕攏:彈琵琶的指法之一,輕輕地用手指在弦上按捺,與「撚(niǎn) 」都是彈奏琵琶的手法。「撚」:用手指搓轉。
  • 開樽:打開酒樽,即準備喝酒。
  • 惘然:失意的樣子;心裏好像失掉了什麼東西的樣子 。
  • 遺音:指前人遺留下的樂曲聲音。
  • 翻入:指改編而用之。
  • 侑(yòu):勸酒。

翻譯

心中滿是憂愁,就不要讓琵琶的弦發出聲響了,因爲這聲音要是再讓憂愁的人聽到,更添愁緒。在江邊一旦聽到那琵琶彈奏的音樂,月亮似乎也悽慘,風聲也顯得哀傷,彷彿都被這音樂觸動了感情。更何況還有那憂傷孤獨的思婦,以及年少多才、容顏如玉的女子。江州司馬本是朝廷大臣,卻因爲晚上上奏諫書,第二天就被貶謫放逐了。女子忍着眼淚輕輕撥弄琴絃彈奏,衆人打開酒樽,側耳傾聽,不禁陷入失意茫然中 。一首《琵琶行》說盡了兩個人心中之事,琵琶的遺音還被改編後用到了歌舞宴席上。這位詩人(白居易)的詩名千古流傳,人們誦讀他的詩也會爲琵琶女嘆息。可又有誰憐惜在琵琶亭前停泊船隻的過客,他們爲了身世飄零而深感悽楚。鄰家從前的歌妓有一雙宛若春風般輕柔靈巧的手,常常彈奏這首曲子來勸人喝酒解愁。今晚只有月影和我等三人相伴,我倚着欄杆大聲呼喊,空自撓頭,滿心惆悵 。

賞析

這首詩以琵琶亭爲背景,圍繞着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故事展開。開篇點出琵琶聲會讓愁人更愁,爲全詩定下悲傷基調。接着描述江邊聞琵琶語時月慘風悽之景,渲染出哀傷氛圍,引出思婦、少年以及江州司馬的生平遭際。「輕攏細撚忍淚彈」等句細緻地描繪出彈奏的場景和衆人聆聽的狀態,表現出樂聲對人心的巨大觸動。詩中提到白居易以一首詩寫盡兩人心事,使得詩篇千古流傳,而遺音仍在歌舞筵席間迴響,突出了《琵琶行》的影響力。最後詩人將視角轉回到自己,看到自身與過往相似的飄零境遇,發出了孤獨惆悵的感嘆。整首詩通過對琵琶故事以及自身心境的描述,將歷史、音樂與人生感慨相互交織,營造出一種深沉、憂傷的氛圍,流露出對人生苦難與命運無常的感慨以及自身孤獨寂寞的心境。

陳造

陳造

宋高郵人,字唐卿。孝宗淳熙二年進士。官至淮南西路安撫司參議。與世多齟齬,自以爲無補於世,置之江湖乃宜。遂號江湖長翁。善爲文。有《江湖長翁集》。 ► 20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