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愁鬢:因憂愁而顯得凌亂的鬢髮。
- 香雲墜:形容鬢髮蓬鬆下垂如散發着香氣的雲朵。
- 嬌眸:美麗動人的眼睛。
- 水玉裁:像用水晶雕琢而成,形容眼睛清澈明亮。水玉,即水晶。
- ****月屏風幌(huǎng):飾有月亮圖案的屏風和帷幕。屏,屏風;風幌,帳幔、帷幕 。
- 音耗:音信、消息。
- 玉露:秋天的露水。
- 庭砌:庭院中的臺階。砌,臺階。
- 金風:秋風。古代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秋屬金,故稱秋風爲金風。
- 琯(guǎn)灰:古代候氣之法,將蘆葦莖中的薄膜燒成灰,放入十二樂律的玉管內置於密室,當節候至,某律管內的灰就會相應飛出。琯,古代吹奏樂器,用玉製成,六孔,像笛。
翻譯
憂愁中她的鬢髮如香雲般鬆亂低垂,那嬌美的眼睛如同水晶精心雕琢剪裁。飾有月亮圖案的屏風和帷幕爲誰打開?遠在天外的人毫無音信,讓她心裏百般猜測。 秋天的露水沾溼了庭院中的臺階,秋風輕輕吹動着候氣的琯灰。兩人相互對視,彷彿如夢剛醒。只是害怕對方又拋下自己離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來。
賞析
這首《南歌子》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位女子的愁思與期盼。上闋側重外貌描寫,「愁鬢香雲墜,嬌眸水玉裁」生動地刻畫女子愁容下依然美麗動人的面容,暗示出她因相思而憔悴。「月屏風幌爲誰開」借景抒情,明月照屏風、帷幕的畫面,增添了孤寂氛圍,「爲誰開」進一步凸顯對遠方人歸期的疑惑與期盼,「百般猜」將內心的複雜思緒展現得淋漓盡致 。 下闋從景語過渡到情語,「玉露沾庭砌,金風動琯灰」描繪出秋夜的清冷與靜謐,烘托女子內心的惆悵。「相看有似夢初回」,兩人相見時恍惚如夢醒的感受,寫出等待相聚的虛幻與不真實,傳達出歷經相思之苦後的複雜心境。結句「只恐又拋人去、幾時來」把女子對再次分離的擔憂和不知歸期的哀傷推向高潮,突出女子對愛情的執着和不安。整首詞情感真摯深沉,意境清幽,用詞巧妙,很好地表現了詞中男女之間複雜曲折的愛情。

秦觀
秦觀,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詞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正,國史院編修官。新黨執政時被排擠,北宋紹聖初年,秦觀被貶爲杭州通判,再貶監處州(浙江麗水)酒稅,又遠徙郴州(湖南郴縣),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還,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秦觀詞多寫男女愛情和身世感傷,風格輕婉秀麗,受歐陽修、柳永影響,是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評爲“文麗而思深”;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秦觀亦有詩才,但被自己的詞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時代的詩人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的表現更突出,以至於“詩名殊不藉藉”。秦觀與張耒、晁補之、黃庭堅幷稱“蘇門四學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