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 其二
麥隴黃輕,桑疇綠暗,野橋新碧泱泱。怕春歸去,鶯語燕飛忙。風定閒花自落,穿幽徑、拾蕊尋香。曾來處,孤雲翠壁,依舊掛斜陽。
客愁,知幾許,唯思徑醉,誰與持觴。料文君衣帶,爲我偷長。苦憶新晴晝永,閒相伴、刺繡明窗。何時得,西風夜雨,枕簟共新涼。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麥隴(lǒng):麥田。
- 桑疇:桑田。
- 泱泱(yāng yāng):水深廣的樣子,這裏形容水流充沛。
- 持觴(shāng):舉杯。
翻譯
麥子的田壟已變得金黃而輕盈,桑樹的田地裏綠色漸暗,野外橋下的新水碧波盪漾。擔心春天就此離去,黃鶯啼叫,燕子匆忙地飛來飛去。風停後,花兒自然飄落,穿過幽靜的小路,拾起花蕊,尋覓花香。曾經來過的地方,孤獨的雲朵之下翠綠的山壁,依舊掛着西下的斜陽。 客居他鄉的憂愁,不知有多少,只想盡情醉酒,可是誰能和我一起舉杯暢飲呢?料想如卓文君般的女子,會爲我相思而衣帶漸寬。苦苦回憶那新晴之後白晝漫長的時光,悠閒地相伴,在明亮的窗前刺繡。什麼時候才能在西風夜雨之時,與她一同在枕蓆上享受新涼呢?
賞析
這首詞上闋描繪了暮春時節的田園景色,通過「麥隴黃輕」「桑疇綠暗」「野橋新碧泱泱」等詞句,展現出春天即將結束時的特有景象,同時透露出詞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怕春歸去,鶯語燕飛忙」則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惜春之情。下闋則着重表達了詞人的客愁和對思念之人的牽掛。「客愁,知幾許,唯思徑醉,誰與持觴」表現出詞人深深的孤獨和憂愁,只能借酒消愁,卻無人相伴。「料文君衣帶,爲我偷長」用卓文君的典故,暗示詞人對遠方戀人的思念,想象對方也在爲自己相思而消瘦。「苦憶新晴晝永,閒相伴、刺繡明窗」回憶過去與戀人相伴的美好時光,更加深瞭如今的思念之苦。最後「何時得,西風夜雨,枕簟共新涼」表達了詞人對與戀人重逢的渴望,希望能在風雨之夜,與對方共枕同眠,享受新涼。整首詞情景交融,語言優美,情感真摯,將詞人的惜春之情、客愁之感和對戀人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袁去華
袁去華,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後在世。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進士。改官知石首縣而卒。善爲歌詞,嘗爲張孝祥所稱。去華著有適齋類稿八卷,詞一卷,著有《適齋類稿》、《袁宣卿詞》、《文獻通考》傳於世。存詞90餘首。
► 93篇诗文
袁去華的其他作品
- 《 鵲橋仙 · 其一 》 —— [ 宋 ] 袁去華
- 《 水調歌頭 · 送楊廷秀赴國子其五博士用廷秀韻 》 —— [ 宋 ] 袁去華
- 《 念奴嬌 · 其二和人韻 》 —— [ 宋 ] 袁去華
- 《 減字木蘭花 · 其二燈下見梅 》 —— [ 宋 ] 袁去華
- 《 柳梢青 · 其四釣臺。紹興甲子赴試南宮登此,今三十三年矣 》 —— [ 宋 ] 袁去華
- 《 惜分飛 · 其一九日 》 —— [ 宋 ] 袁去華
- 《 清平乐 其二 》 —— [ 宋 ] 袁去華
- 《 清平乐 其五 》 —— [ 宋 ] 袁去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