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性之自揚州遷路相訪於海陵荷其意厚非平日比贈詩以別

九死性命存,乃到海陵倉。 海陵何所有,麋鹿晝成行。 多倉多麋鹿,今也恨難忘。 爰從本朝來,人物上國光。 容我跡其間,性之因翱翔。 性之篤忠信,又復能文章。 一世所趨附,在眼獨不忙。 困於州縣吏,斂翼弗許張。 蹉跎誰識之,心膽空堂堂。 我不自揆者,薦之三府傍。 相公意似順,衆口極雌黃。 我斥不得容,爲子增慨慷。 子行羣賊中,妻孥道路長。 掛帆揚州灣,聞我病在牀。 不尋枉渚來,或謂子不剛。 活我以簡策,飽我非稻粱。 告別閩嶺去,波浪春風狂。 既欲殺風母,又欲射天狼。 四海俱已震,何處一身藏。 揮淚與之子,關雎哀不傷。 祿山傾社稷,朱泚侮君王。 於今無此孽,但可正皇綱。 文章出號令,忠信被農桑。 之子抱此器,用之斯民康。 吳酸宜勉強,無煩憶粟漿。
拼音

晁說之

宋濟州鉅野人,字以道,一字伯以,自號景迂生。晁端彥子。神宗元豐五年進士。以文章典麗,爲蘇軾所薦。哲宗元符三年知無極縣,上書斥王安石及紹述諸臣政事之非。高宗即位,召授徽猷閣待制兼侍讀,以病未赴。晚年信佛。工詩,善畫山水。博通五經,尤精於《易》。有《儒言》、《晁氏客語》、《景迂生集》。 ► 9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