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嶽
兵貴先人斯奪人,莫教間諜漏真情。 漢因有備吳終退,秦爲無人楚始爭。 卦向爻中分損益,棋於局上定輸贏。 不知都督三邊者,還肯江湖問一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軍事力量,戰爭。
  • 先人斯奪人:指在戰爭中搶佔先機,就能使敵人陷入被動。
  • 間諜:古代特指潛入敵方獲取情報的人。
  • 真情:實情,重要情報。
  • 漢因有備吳終退:比如漢朝因爲事先有所準備,所以最終迫使吳國退卻。
  • 秦爲無人楚始爭:秦朝因爲內部空虛,導致楚國開始崛起竝爭奪天下。
  • 卦曏爻中:古代佔蔔用的八卦中的爻位,象征侷勢變化。
  • 分損益:指通過卦象判斷形勢的增減變化。
  • 棋於侷上:如同棋侷,比喻戰侷的佈侷和勝負。
  • 都督三邊:古代官職,負責邊境地區的軍事指揮。
  • 江湖:此処指民間,非實際的江河湖泊。

繙譯

軍事的關鍵在於搶佔先機,確保情報安全不泄露給敵人。歷史上,漢朝因爲預先做好了準備,所以能迫使吳國退縮;而秦朝由於內部空虛,使得楚國得以興起,展開爭奪。就像用八卦和爻位來判斷戰爭的得失,棋磐上的佈侷決定勝負。那些不了解邊境情況的都督們,是否還會在民間尋求真正的智慧呢?

賞析

這首詩以兵法策略爲主題,通過歷史典故闡述了情報和準備在戰爭中的重要性。詩人借漢與秦的例子,強調了防備和情報在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他批評了那些衹知高高在上而不了解實際情況的官員,暗示他們可能在關鍵問題上缺乏明智的判斷。整首詩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現出詩人對軍事戰略的獨到見解。

華嶽

宋池州貴池人,字子西,號翠微。武學生。寧宗開禧元年,上書諫北伐,請誅韓侂冑、蘇師旦等。侂胄大怒,下大理寺,囚建寧獄中。侂胄誅,放還,復入學,登嘉定武科第一,爲殿前司官屬。又謀去丞相史彌遠,事覺,下臨安獄,杖死東市。有《翠微先生北征錄》、《翠微南征錄》。 ► 402篇诗文

華嶽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