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世事如浮雲:世間的事物像天上飄忽不定的雲彩,比喻變化無常。
- 欻然:忽然,形容迅速。
- 蒼狗:古人以日食時太陽周圍的黑影比喻爲「蒼狗」,形容短暫且變化無常。
- 俄頃:片刻,極短的時間。
- 章蓋:古代車上的傘形遮陽物,這裏比喻事物的短暫和變換。
- 達觀:通達事理,看透世事。
- 昧者:不明事理的人,指那些不能理解變化的人。
- 旃(zhān):同「旃檀」,原指一種香木,這裏代指世俗之事。
- 重陳:重複陳說,指反覆提及。
- 百年等銷壞:人生百年如同易朽之物,終究會消亡。
翻譯
世間的事就像天上的浮雲,瞬間變化,無法長久停留。一會兒就變得像日食中的黑影一樣短暫,轉眼又成了車上的傘蓋。通達的人看待這一切,心平氣和,而那些不明事理的人卻對此反應多變。還是放下這些世俗的紛擾吧,人的生命就像百年之物,最終都會消逝。
賞析
秦觀的這首詩以自然現象喻人事變遷,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他對世事無常、人生短暫的深刻理解。他倡導達觀的態度,認爲人們不應過於執着於眼前的變化,而應看破紅塵,明白一切終將消散。詩中寓含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以及對世俗紛擾的超脫態度。

秦觀
秦觀,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詞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正,國史院編修官。新黨執政時被排擠,北宋紹聖初年,秦觀被貶爲杭州通判,再貶監處州(浙江麗水)酒稅,又遠徙郴州(湖南郴縣),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還,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秦觀詞多寫男女愛情和身世感傷,風格輕婉秀麗,受歐陽修、柳永影響,是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評爲“文麗而思深”;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秦觀亦有詩才,但被自己的詞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時代的詩人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的表現更突出,以至於“詩名殊不藉藉”。秦觀與張耒、晁補之、黃庭堅幷稱“蘇門四學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