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讀書樂

· 翁森
昨夜庭前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 不覺商意滿林薄,蕭然萬籟涵虛清。 牀前賴有短檠在,及此讀書功更倍。 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1. 庭:堂階前的院子。 2. 籬豆:籬笆邊的豆子。 3. 蟋蟀(xī shuài):昆蟲名。 4. 商意:秋意。 5. 林薄:交錯叢生的草木。 6. 蕭然:冷落蕭條的樣子。 7. 萬籟:自然界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 8. 涵虛:指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9. 短檠(qíng):矮燈架,借指小燈。

翻譯

昨天夜裏庭院前樹葉有聲音,籬笆邊的豆花開放蟋蟀在鳴叫。不知不覺濃厚的秋意佈滿了草木,冷落蕭條中各種聲響都包含着清虛。牀前幸而有矮燈在,趁着這樣的情境讀書功效更是加倍。讀書的樂趣讓人快樂無比,起身賞玩那明月霜天又高又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的場景,通過對庭前樹葉聲、籬豆花、蟋蟀鳴等自然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清幽寧靜的氛圍。其中「不覺商意滿林薄」一句,生動地體現出秋意的不知不覺到來。「蕭然萬籟涵虛清」則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清虛的感覺。而短檠的存在,似乎給讀書增添了一份特別的樂趣。最後「讀書之樂樂陶陶」直接表達出讀書帶來的愉悅。整首詩意境優美,傳遞出作者對讀書的喜愛以及享受讀書的快樂,也讓人感受到讀書時那份寧靜與愜意。

翁森

宋台州仙居人,字秀卿,號一瓢。宋亡,隱居教授,取朱熹白鹿洞學規以爲訓,從學者甚衆。有《一瓢集》。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