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

· 蘇轍
幽居漫爾存三徑,燕坐何妨應六窗。 老憶舊書時展卷,病封藥酒旋開缸。 小園搖落黃花盡,古檜飛鳴白鶴雙。 珍重老盧留種子,養生不復問王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漫爾:隨意貌。
  • 三徑:亦作「三逕」,意爲歸隱者的家園或是院子裏的小路。
  • 燕坐:安坐,閒坐。
  • 六窗:猶六根。佛教稱眼、耳、鼻、舌、身、意爲六根。
  • 檜(guì):常綠喬木,木材桃紅色,有香氣,可作建築材料。亦稱「刺柏」。

翻譯

隱居時隨意地保留着庭院小路,安閒地坐着也不妨照應着六根。老了就回憶起舊日的書籍時常展開書卷,病了就封起藥酒很快打開酒缸。小園中凋零的黃花都落盡了,古老的檜樹上傳來飛鳴的一對白鶴的聲音。鄭重珍惜老盧留下的種子,修養身體不再詢問王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清幽的隱居生活景象。詩中體現了作者自在的生活狀態,既有閒坐讀書的雅興,又有應對病時的舉動。通過對小園景色以及檜樹上飛鳴白鶴的描寫,增添了環境的靜謐之美。整體氛圍閒淡而寧靜,表現出對這種生活的滿足和對一些事物的珍視。「養生不復問王江」則透露出一種超然的態度。

蘇轍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