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湖橋

· 蘇轍
夜色何蒼蒼,月明久未上。 不上倚城臺,無奈東南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hè)**: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體裁或韻作詩詞,與原詩詞相酬答。
  • 文與可:北宋著名畫家、詩人文同,字與可。
  • 洋州:地名,在今陝西洋縣。
  • **蒼蒼:灰暗迷茫的樣子 。
  • **倚城臺:靠近城牆的高臺。
  • **(zhàng)**:高聳如屏障的山峯。

翻譯

夜晚的天色是那樣灰暗迷茫,明月久久都沒有升上天空。沒能登上那靠近城牆的高臺去賞月,只因爲無奈地被東南方向那高聳如屏障的山峯給擋住了視線 。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期待月升而不得的夜景圖。開篇「夜色何蒼蒼」,詩人以「何蒼蒼」的疑問口吻,生動地展現出夜晚天色灰暗且令人迷茫的狀態,營造出一種略帶惆悵的氛圍,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月明久未上」直白地表達出詩人盼望明月升起卻久久未能如願的失落心情。後兩句「不上倚城臺,無奈東南嶂」,道出明月未升可能並非是時間未到,而是因爲那東南角的山峯如屏障一般阻擋了月出,巧妙地交代了前文中明月久未上的原因,同時也體現出自然景物對人的限制,將詩人內心因賞不到月而產生的些許遺憾融入到這種對物象的描寫之中。整首詩讀來簡潔自然卻意境深遠,借夜色、明月、山峯等意象,傳達出詩人細膩的內心感受,讓讀者能夠深切體會到那種雖有期待卻遭受阻礙的微妙心境。

蘇轍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