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人遊羅浮山

· 蘇過
我公陰德誰與京,學道豈厭遲蜚鳴。 世間出世無兩得,先使此路荒承明。 謫官羅浮定天意,不涉憂患那長生。 海涯莫驚萬里遠,山下幸足五畝耕。 人生露電非虛語,在椿固已悲老彭。 蓬萊方丈今咫尺,富貴敝屣孰重輕。 結茅願爲麋鹿友,無心坐伏豺虎獰。 況公方瞳已照座,奕奕神光在天庭。 出青入玄二氣換,妙理默契黃庭經。 但願他時仇池主,不願更勒燕然銘。 稚川刀圭儻可得,簪組永謝漢公卿。 腹中梨棗晚自成,本無荊棘何所平。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陰德:暗中做的有德於人的事 。
  • 誰與京:誰能與之相比。:大,高,這裏表示比得上、相比。
  • 蜚鳴:飛鳴,這裏比喻在仕途上顯聲揚名。蜚,通「飛」。
  • 出世:超脫世俗,這裏指求道修仙 。
  • 承明:漢宮名,這裏代指朝廷。
  • 海涯:海邊。
  • 露電:露水和閃電,形容人生短暫。
  • 在椿:《莊子·逍遙遊》中有「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爲春,八千歲爲秋 」,這裏代指長壽者 。
  • 老彭:彭祖,傳說中的長壽者。
  • 蓬萊方丈: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
  • 敝屣(bì xǐ):破舊的鞋子,比喻沒有價值的東西。
  • 結茅:蓋茅屋,指隱居。
  • 麋鹿友:與麋鹿爲友,指過隱居生活。
  • 無心:心中沒有世俗的慾念。
  • 方瞳:方形的瞳孔,古代傳說中神仙的眼睛。
  • 奕奕:精神飽滿,光彩照人的樣子。
  • 天庭:額頭。
  • 出青入玄:陰陽二氣的變化,這裏指學道中氣功修煉達到的一種境界。
  • 妙理:精妙的道理。
  • 黃庭經:道教經典著作,論述養生修仙之道。
  • 仇池主:蘇軾曾幻想在仇池山隱居,仇池主即爲仇池山的主人,這裏借指過隱居生活。
  • 勒燕然銘:東漢竇憲出擊匈奴,出塞三千餘里,登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這裏代表在邊疆建立戰功,獲得功名。
  • 稚川:葛洪,字稚川,東晉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學家。
  • 刀圭:古代量取藥末的用具名,比喻仙藥。
  • 簪組:冠簪和冠帶,指官職。
  • 梨棗:傳說中的仙果。
  • 荊棘:這裏指人世間的紛爭煩惱等。

翻譯

我的長輩暗中所積的陰德無人能比,研習道學哪會嫌爲時已晚而不求聲名。 這世上在世俗中成就與超脫世俗很難兩者兼得,於是先將入朝爲官之路擱置一旁。 被貶謫到羅浮山想來定是上天的旨意,不歷經艱難困苦哪能獲得長生之道。 不要爲身處萬里之外的海邊而驚慌,好在山下有足夠的五畝之地可以耕種。 人生如露水與閃電般短暫並非虛妄之言,就連長壽者面對漫長的時光也會感慨。 蓬萊、方丈這樣的仙山如今彷彿近在咫尺,在比較之下富貴如同破舊的鞋子誰輕誰重一目瞭然。 我願意搭建茅屋與麋鹿爲友,內心無慾無懼能降伏兇狠的豺虎。 更何況您的眼睛如仙人般有神,熠熠的神光在額頭閃爍。 您已能達到陰陽二氣轉換的修煉境界,對《黃庭經》中的精妙道理心領神會。 只希望將來能成爲仇池山隱逸的主人,不願再去邊疆殺敵刻石記功追求功名。 倘若能得到像葛洪所說的仙藥,從此將官職永遠拋卻遠離官場。 腹中的仙果到時候自然會成熟,心無紛爭糾葛又何必去平息是非。

賞析

這首詩圍繞蘇軾被貶羅浮山一事展開。蘇過通過此詩安慰父親蘇軾,表現出豁達超脫的情懷。詩開篇讚揚父親蘇軾陰德深厚,不必過分在意未能在仕途早期顯達。隨後以被貶羅浮爲天意,說明歷經憂患可求長生之道,勸父親不必爲遠離京城而感傷,在羅浮山下亦可過上平靜的農耕生活。詩中運用衆多典故和比喻,將人生短暫與追求仙山、榮華富貴作比較,強化了超脫世俗的觀念。還描繪蘇軾學道有得,境界超凡,表達希望蘇軾忘卻功名,追求隱逸生活的願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既有對父親的深情慰藉,又展現道家思想影響下的豁達人生觀,藝術上通過典故運用和形象表述,展現深厚文學功底與獨特意境。

蘇過

宋眉州眉山人,字叔黨,號斜川居士。蘇軾子。以蔭任右承務郎。軾帥定武、謫嶺南,唯過隨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軾卒,葬汝州郟城小峨眉山,遂家潁昌小斜川,因以爲號。歷監太原府稅,知郾城縣,晚年權通判中山府。能文,善書畫,人稱“小坡”。有《斜川集》。 ► 2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