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高人:指道行高深的人,這裏指永遠師等有道高僧。
- 永遠師:東晉時期東林寺高僧慧遠大師和西林寺高僧慧永大師。
- 前定:事先確定。
- 社散白蓮盡:白蓮社是東晉慧遠法師於廬山東林寺所創立,旨在專修淨土法門。這裏「社散白蓮盡」表示白蓮社解散,白蓮凋零,寓意往昔盛景不再。
- **玄鶴:傳說中的神鳥,這裏借玄鶴的悲鳴烘托出寺院的寂寥。
- **陶靖節:即陶淵明,諡號「靖節」 。
翻譯
在山北的東西兩座寺廟,那裏曾有着慧遠、慧永這樣的高僧。我此次前來遊覽好像是早已註定的,只是如今回首往昔,時間已然悄悄挪移。當年的白蓮社已經消散,白蓮也全都凋零,山林變得空寂,那玄鶴似乎也在爲這變遷而悲傷。不知在哪一年,陶淵明也曾在這溪邊遲遲送別友人,留下無盡的情懷。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歷史過往、宗教興衰的感慨。開篇點明「東西二林」的位置以及寺中曾有的高僧,顯示出此地的歷史底蘊。「來遊亦前定」借遊覽一事,流露出一種對人生際會的宿命感。「回首獨移時」則以時間的流轉,爲下文的感慨作鋪墊。「社散白蓮盡,山空玄鶴悲」運用鮮明的意象,描繪出如今東林寺與西林寺的冷落寂寥,曾經白蓮社的盛景不再,引發對時光變遷、人事更迭的深深惆悵。尾聯用陶淵明溪邊送行的典故,將歷史與當下相聯繫,增添了文化內涵與悠遠的情感韻味。全詩營造出清幽寂寥的氛圍,情感內斂而深沉,借對宗教聖地興衰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諸多過往事物消逝的傷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