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移績溪令

· 蘇轍
坐看酒壚今五年,恩移巖邑稍西還。 他年貧富隨天與,何日身心聽我閒。 山慄似拳應自飽,蜂糖如土不須慳。 仲卿意向桐鄉好,身後烝嘗亦此間。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酒壚(lú):賣酒的地方,這裏代指任職之地。
  • 巖邑:險要之地,此處指績溪。
  • 天與:上天給予,聽天由命的意思。
  • 閒(xián):同「閒」,閒適、清閒。
  • 自飽:足夠自己食用。
  • 不須慳(qiān):不必吝嗇。
  • 仲卿:東漢廬江太守朱邑,字仲卿,曾在桐鄉任職,深受百姓愛戴,死後百姓爲他立祠祭祀。這裏蘇轍以朱邑自比。
  • 烝(zhēng)嘗:泛指祭祀。

翻譯

我在這任職之地已經坐看度過五年時光,承蒙聖恩我將調任到西邊稍遠的險要之地績溪任職。未來是貧是富都隨上天安排吧,什麼時候身心才能真正聽從自己的意願獲得清閒。績溪那裏山慄大如拳頭,想來足夠讓人飽腹,蜂蜜多得如同泥土一般,不必爲此吝嗇。我就像當年的朱仲卿對桐鄉有着深厚情意一樣,對那地方滿懷好感,即便身後,也希望在那裏有祭祀之禮。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蘇轍複雜的情感。開篇「坐看酒壚今五年,恩移巖邑稍西還」,直接表明任職年數和調動之事,平實中帶着淡淡的感慨。頷聯「他年貧富隨天與,何日身心聽我閒」,流露出一種對人生境遇的豁達以及渴望擺脫官場束縛,享受身心自由的嚮往。頸聯描寫績溪的風物,「山慄似拳應自飽,蜂糖如土不須慳」,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讓讀者對績溪豐饒的物產有了鮮明的印象,同時也暗示出作者對即將前往之地的一種樂觀接受態度。尾聯以東漢朱仲卿自比,「仲卿意向桐鄉好,身後烝嘗亦此間」,不僅體現出蘇轍對績溪的真摯情懷,希望能像朱邑一樣在當地受到百姓愛戴,而且表達出一種紮根的意願,飽含着對地方樸實深沉的情感,情感真摯而細膩。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內斂且深沉含蓄 。

蘇轍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