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後詠南軒竹二絕句

· 蘇轍
葉開翡翠才通日,節竦琅玕不怕風。 稍放西邊深二丈,端如幽谷茂林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翡翠:本意爲翠綠色的美玉,這裏用來形容竹子的葉子像翡翠般碧綠。
  • :讀(sǒng),直立、聳立之意。
  • 琅玕:讀(láng gān),常指美玉,在詩中借指竹子。
  • :這裏指竹梢。

翻譯

大雨過後,竹子葉片舒展,那翠綠的顏色如翡翠一般,縫隙間剛剛透出陽光來;竹節高高挺立,就像美玉般的竹子無懼狂風。看那西邊竹梢往深處傾垂了二丈有餘,恰似生長在幽深山谷中繁茂竹林一般自在。

賞析

這首詩是蘇轍描寫雨後南軒竹子的佳作。開頭兩句通過「葉開翡翠」和「節竦琅玕」兩個生動的描寫,從視覺角度刻畫出竹子雨後生機勃勃、姿態挺拔的形象,將竹子的碧綠的葉子和修長堅韌的竹節展現得淋漓盡致。「才通日」和「不怕風」,一個體現出雨後陽光初照的清新時刻,一個凸顯了竹子不懼風雨的堅強精神,賦予竹子頑強不屈的性格特徵。後兩句「稍放西邊深二丈,端如幽谷茂林中」,詩人進一步拓展視野,寫竹梢傾斜向西方營造出一種幽深寧靜的意境,將眼前之竹同幽谷茂林裏的竹子相類比,給人以遐想,讓人感受到這南軒之竹彷彿與大自然中的竹子融爲一體,既有着獨特的韻味,又充滿着大自然的蓬勃生機。全詩借竹子來表達一種對自然生命堅韌不拔的讚美以及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嚮往。

蘇轍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