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公所蓄石屏
註釋
- 歐陽公:指歐陽修。
- 蓄:收藏。
- 石屏:有圖案的石頭屏風。
- 雙扶疏:指石上枯木的紋理呈繁茂錯落狀。 扶疏 :枝葉繁茂,高低疏密有致。
- 粲然:鮮明的樣子。
- 脈理:紋理。
- 兩相屬:兩邊相互連接。
- 細看不見毫髮殊:仔細看幾乎看不出兩邊有絲毫差別。
- 老樗(chū):老的臭椿樹,這裏形容石上枯木紋理像老樗的樣子。
- 剝落:脫落。
- 病鬆:形容石上紋理像生病憔悴的松樹。
- 迤邐(yǐ lǐ):曲折連綿。
- 山麓:山腳。
- 澹䨴(dàn dàng):同「澹盪」,形容景物動盪、搖曳。
- 造物:大自然。
- 供人須:滿足人們的需求。
- 客至不識空嗟吁:客人來了不認識這些珍品只能白白感嘆。
- 案頭紫雲抱明月:案頭的石屏像紫雲環繞明月。
- 寒木翻飢烏:牀上的石屏紋理像寒枯的樹木上有飢餓的烏鴉翻飛。
- 賦形簡易:大自然賦予的形態簡潔。
- 神自足:神氣自然充足。
- 鄙棄筆墨:鄙視人工筆墨創作。 鄙棄 :輕視,看不起。
- 嗟勤劬(qín qú):感嘆人工創作的勤勞辛苦。 勤劬 :勤勞辛苦。
- 天工:天然的工藝,指大自然的創造力。
- 淺拙:淺薄拙劣,這裏指人工技藝。
- 比擬:比較。
翻譯
在這石屏之中,有兩株枯木的紋理繁茂縱橫,那紋理清晰鮮明,好像脈絡貫通於肌膚之上。把這石屏從中間剖開,左右兩邊完美銜接,若仔細分辨,竟幾乎看不到有絲毫差異。那石上的紋理,就如同老臭椿樹剝落外皮後僅存的骨架,又似生病憔悴的松樹空留下雜亂的須蔓。連綿的丘陵蜿蜒,逐漸靠近山腳,還有那若有若無的雲煙悠然飄拂,彷彿剛剛經歷風雨。面對眼前天造地設的奇妙景象,我驚歎大自然竟是如此精巧,能刻畫這般細微之物來滿足人們賞玩的需求。歐陽公家中這類奇妙的石屏不止一件,要是有客人前來卻不懂得欣賞,也只能白白地感嘆。書桌案頭上石屏呈現出紫雲環抱明月般的奇景,臥牀之上石屏宛如寒木之上有飢烏翻騰。大自然賦予石屏簡潔的外形卻神氣十足,讓人不禁輕視人工筆墨創作,感嘆其耗時費力又淺薄拙劣。大自然展現奇巧的心思似乎在跟人工較量,它變出種種奇妙怪異的景象,讓衆人驚歎。世間那些淺薄拙劣的人工技藝實在無法與之相比,好在還有歐陽公的新作可以勉強與之相媲美。
賞析
這首詩是蘇轍爲讚歎歐陽修所收藏的石屏而作。詩開篇着筆描繪石屏上枯木般的奇特紋理,生動形象地展現出石屏的巧妙精緻,如同大自然親手繪製的畫卷。通過「老樗」「病鬆」「丘陵」「雲煙」等意象的具體描述,將石屏上的紋理幻化成豐富多變的自然景色,給人極強的畫面感,充分體現出大自然造物技藝的鬼斧神工。
「我驚造物巧如此」 更是直抒胸臆,表達對大自然神奇創造力的驚歎。詩中多處將石屏與人工創作對比,如 「賦形簡易神自足,鄙棄筆墨嗟勤劬」,凸顯石屏天然之美與藝術價值,同時也含有對人工之拙的不屑與對自然之妙的推崇。尾句 「比擬賴有公新書」,以歐陽公的新書勉強能與石屏比較,既誇讚石屏,又擡舉了歐陽修著作。全詩融敘事、描寫、抒情、議論於一體,語言質樸而自然,感情真摯濃厚,從對石屏細緻入微的描繪中,流露出對自然神奇精妙的深深折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