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人惠千葉牡丹

· 蘇轍
東風催趁百花新,不出門庭一老人。 天女要知摩詰病,銀瓶滿送洛陽春。 可憐最後開千葉,細數餘芳尚一旬。 更待遊人歸去盡,試將童冠浴湖濱。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風催趁百花新:春風催促着各種鮮花競相開放。
  • 不出門庭一老人:年邁的老者足不出戶。
  • 天女要知摩詰病:天上的仙女想要了解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的病情。
  • 銀瓶滿送洛陽春:用裝滿春天氣息的銀瓶來贈予。
  • 可憐:可愛,此處有惋惜之意。
  • 細數餘芳:仔細計算剩餘的花期。
  • 一旬:十天。
  • 童冠:兒童和成年人,泛指遊玩的人們。
  • 浴湖濱:在湖邊沐浴或遊玩。

翻譯

春風催促着衆多花卉爭先恐後地綻放,一個老者卻靜靜地坐在家中,沒有出門賞花。彷彿天上的仙女知道他心情不佳,特意送來滿滿一瓶來自洛陽的春天氣息,希望能給他帶來一絲安慰。這千葉牡丹雖然姍姍來遲,卻依然美麗,它們的餘香還能延續十天。等到遊人們都離去,我想邀請孩子們和大人們一起來湖邊沐浴在花香中,共享這美好的春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蘇轍在春天收到朋友贈送的千葉牡丹時的心情。他以東風、百花和天女等元素,寓言了生活的變遷與友人的關懷。通過「銀瓶滿送洛陽春」這一富有詩意的畫面,展現了牡丹的珍貴和春天的美好。詩人感慨於千葉牡丹的晚開,但又欣賞其獨特的魅力和持久的芬芳。最後,他期待着與人們共享這寧靜而美好的春日時光,流露出一種淡泊而又積極的生活態度。

蘇轍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