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張芻諫議宴集

· 蘇轍
淮陽臥閣生清風,梁園坐嘯囹圄空。 不知何術解髖髀,但覺羈客忘樊籠。 樽罍灑落談笑地,塵埃脫去文書叢。 清心漸欲無一事,少年空記揮千鍾。 近傳移鎮股肱郡,復恐入覲明光宮。 人生聚散不可料,一杯相屬時方冬。 浮陽似欲作飛霰,想見觀闕瓊花中。 孝王會集猶可繼,莫嫌作賦無枚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詞的原韻,且先後次序也相同來寫詩作詞。
  • 淮陽臥閣:用漢代汲黯臥治淮陽的典故,形容官員治理有方,不事繁苛 (bì)。
  • 梁園:漢梁孝王所建的園子,這裏借指宴集之地。
  • 坐嘯:閒坐吟嘯,形容安閒自得。
  • 囹圄(líng yǔ):監獄。
  • 髖髀(kuān bì):指胯骨與股骨,借指身體、性命。
  • 羈客:旅居他鄉的人。
  • 樊籠:關鳥獸的籠子,比喻受束縛而不自由的境地。
  • 樽罍(zūn léi):古代盛酒的器具。
  • 股肱(gǔ gōng)郡:指重要的郡,肱指胳膊,股肱比喻左右輔佐得力的人,此處指重要地區。
  • 入覲:入朝見天子。
  • 明光宮:漢宮名,這裏代指皇宮。
  • 相屬:相勸酒。
  • 浮陽:指日光。
  • 飛霰(xiàn):飛雪,小冰粒。
  • 觀闕:宮門前的望樓,這裏指代宮殿。
  • 孝王:漢梁孝王。
  • 枚翁:指枚乘,漢代辭賦家。

翻譯

淮陽官府中清風陣陣,治理得十分安閒,梁園裏安坐吟嘯,監獄都空無一人。不知道是用了什麼妙法解決諸多難題,只覺得旅居之人忘卻了像在牢籠般的拘束。宴會上酒杯交錯,談笑風生,擺脫了堆積如山的公務文書的困擾。內心漸漸平靜得好像無事可做,少年時那種豪放飲酒的情形也只成了回憶。最近聽說你要調任到重要的地方任職,又恐怕你很快就要入朝面見天子。人生的相聚與離散難以預料,正值冬日,我們舉起酒杯互相勸酒。冬日的日光似乎要下雪,想象着宮殿在雪花飛舞中如夢如幻。當年梁孝王的宴集依然可以繼承發揚,不要嫌現在沒有枚乘那樣的辭賦大家。

賞析

這首詩是蘇轍爲和張芻諫議的宴集而作。開篇用「淮陽臥閣」「梁園坐嘯」展示張芻任職之地治理清明的情景,稱讚其治理才能。接着描述在宴會上人們擺脫世俗事務,盡情談笑的輕鬆氛圍,體現了聚會帶來的愉悅。「清心漸欲無一事,少年空記揮千鍾」,一面是當下心境的寧靜,一面是對年少豪情的追憶 ,對比之間增添了人生況味。詩中「近傳移鎮股肱郡,復恐入覲明光宮」點明友人的仕途變遷,人生聚散無常之感油然而生,而在冬日相聚飲酒,愈發顯得情真意切。「浮陽似欲作飛霰,想見觀闕瓊花中」描繪出冬日雪景想象之景,營造出一種夢幻美妙的氛圍。最後以「孝王會集猶可繼,莫嫌作賦無枚翁」表達希望宴集之事能延續,並不以有沒有辭賦大家爲缺憾,有一種樂觀豁達的情懷。整首詩情景交織,既有對友人的讚譽,又有人生感慨,語言簡潔,情感真摯。

蘇轍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