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王適落日江上二首

· 蘇轍
稍息南市喧,初上東山月。 潛魚忽驚踊,飢雁時斷絕。 落葉誤投籤,繁霜疑積雪。 苦寒良難久,愛此元氣潔。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和詩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潛魚:水底的魚。
  • 驚踊:因受到驚動而跳躍起來,讀(jīng yǒng ) 。
  • 斷絕:指雁羣飛行時有些雁掉隊離散。
  • :古代記數用的籌碼,這裏當作落葉飄落的所在,可能形似籌碼。
  • 元氣:天地間的自然之氣。

翻譯

南市的喧囂漸漸平息,東山的月亮剛剛升起。潛藏在水底的魚兒忽然驚跳起來,飢餓的大雁不時有離散的情況。飄落的樹葉錯投在像籌碼的東西上,濃厚的霜讓人誤以爲是積雪。嚴寒的天氣很難長久持續,我十分喜愛這澄澈清新的自然氣息 。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寧靜而蕭瑟的傍晚江上圖景。開篇 「稍息南市喧,初上東山月」 ,通過動靜對比,寫出城市喧囂漸停,明月初升的靜謐初始畫面。「潛魚忽驚踊,飢雁時斷絕 」,細膩地展現出動物在這一時刻的動態,進一步渲染寧靜氛圍 。「落葉誤投簽,繁霜疑積雪」,用比喻的手法,將落葉和繁霜寫得生動形象,增添了畫面的視覺美感。最後「苦寒良難久,愛此元氣潔 」,由景入情,在嚴寒中詩人感受到天地自然之氣的純淨,表達了對這種自然清淨之美的深深喜愛。此詩通過對江上落日時分景色的精緻描寫,從自然現象落筆,而後融入個人情感,給人以靜謐悠遠之感,展現出詩人高雅的審美情趣和對自然的細膩感知。

蘇轍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