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釋
興龍節:宋徽宗趙佶生日,定爲興龍節。 集英殿:宮殿名,在北宋皇宮內,常在此舉行宴會等活動。 教坊詞致語口號:教坊是宮廷中管理音樂、舞蹈、百戲等的機構。「致語口號」是教坊樂工在演出前朗誦的一段駢體文,用以開場,帶有祝頌等內容 。 合兩班:官員們左右兩班列站。 曈曈(tóng tóng):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天顏:皇帝的容顏。 千秋鏡:本指唐玄宗生日時,羣臣獻的銅鏡,寓意能以史爲鑑,這裏暗指皇帝善於借鑑歷史經驗。 萬歲山:又稱艮嶽,宋徽宗所建的大型皇家園林,這裏借指皇帝的仁德積累像萬歲山一樣長久。 三務:指春耕、夏耘、秋收等農事,這裏指代農事開始。 壬人:指奸佞之人。 五兵:指五種兵器,也代指戰爭。 華胥:傳說中黃帝夢遊的理想之國,代指太平盛世。
翻譯
風輕輕吹過,雲朵散開又聚合,兩班官員整齊站立。紅日明亮而溫暖,映照在皇帝的容顏之上。陛下研讀史書獲得了可鑑千秋的智慧,積累仁德彷彿築起了永世長存的高山。臘日的雪還未消融,農田的農事就已經開始。奸佞之人不被任用,天下太平,兵器閒置。遇到的父老鄉親們都互相慶賀,此時太平盛景,連傳說中的華胥之國都顯得像是虛幻夢境。
賞析
這首詞是蘇軾在興龍節爲集英殿宴所作。開篇描繪了集會時莊重的場面,「風捲雲舒」渲染出開闊的氛圍,「曈曈瑞日映天顏」將皇帝融入祥瑞的自然景象之中,展現出皇家的威嚴與吉祥。頷聯中「觀書已獲千秋鏡,積德長爲萬歲山」,讚揚皇帝以史爲鑑、仁德深厚的品質,既飽含對皇帝的讚美,也具有一定的勸誡之意。頸聯「臘雪未消三務起,壬人不用五兵閒」,以農事的開展象徵國家的生機勃勃,又以奸佞不被任用、戰爭平息體現出政治清明、和平昌盛的景象。尾聯「相逢父老爭相賀,卻笑華胥是夢間」,通過描寫百姓的歡慶,進一步突出太平之象,連傳說中的華胥之境與之相比都似虛幻,將當時的太平繁華推向極致,同時表達出對這一盛世的期盼與讚歎,整體體現出對興龍節這一節日以及當時國家繁榮昌盛的頌美之情。
